1
國慶假期我回了一趟老家,老朋友小余來家里找我敘舊,說起來我們還做過一段時間同事呢。
小余在得知我仍在做設計時,表示很驚訝,還做設計啊?我從師父那出來再做了一個月就改行了。
我問她那現在做什么工作,她說臨時在親戚的賓館做前臺,覺得沒什么前途,不想做了。
小余和我年齡差不多,現在還沒有固定的工作,這主要還是因為她過于浮躁,做什么事情都沒有耐心。
當年我實習的單位是一家小規模的廣告公司,聽說老板是小余的親戚,小余說想學平面設計,所以就來做學徒了。我去報道的時候,小余才來一個月了,就開始有些許怨言了,說什么我要學設計排版呀,你老讓我畫線條干嘛之類的。
又過了一個月,小余開始給設計師打下手勾圖了,其實她這樣的進度也算快了,畢竟不是每天8小時都在學習,所謂學徒,其他雜事也要做,真正練習的時間并不多。
小余當時勾圖的速度和水平已經快趕上我們了,可她仍沒沉住氣,她說,我一心想學設計,可現在兩個月了還只是教我勾圖。
也不管家里人如何勸阻,她仍堅持離開。她根本不管具體情況,比如像我們這些學了好幾年的平面設計,也只是個助理而已。
做設計要運用的軟件和工具都特別細化,假如某個工具操作不熟練,很多效果就做不來,而她根本沒耐心一個個認真學。
聽說她后來又學了美發,也是因過于浮躁,急于求成,最終也沒個結果。
本來挺優秀的一個女孩子,就因為沒有耐心,太浮躁,所以至今一事無成。
倘若一個人太過于浮躁,那在面對生活的時候就會相當急躁。
急躁習慣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它會使人心神不定,經常在惴惴不安中生活。
它會打亂人生活、學習、工作的正常秩序,并常常會造成“忙中生亂、殃及他人”和欲速則不達等不良效果。
無論辦什么事都要保持冷靜,從容鎮定,不要急急忙忙心慌意亂,要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急切慌亂,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更加拖延時間,于事無補。
2
在書上看到這樣一個例子:
古代有個叫養由基的人,精于射箭,且有百步穿楊的本領。
有一個人很仰慕養由基的射術,決心要拜其為師,經幾次三番請求養由基終于同意了,開始教他射術。
養由基交給他一根很細的針,讓他放在離眼睛幾尺遠的地方,整天盯著看也看針眼。
看了兩三天后,這個學生有點疑惑,問老師,我是來學射箭的,老師為什么要我干這種莫名其妙的事?什么時候才教我劍術呀?
養由基說這就是在學劍術,你繼續看吧,這個學生開始還繼續看下去,可過了幾天他便有些煩了,他心想,我是來學射術的,看針眼能看出什么來呢?這個老師不會是敷衍我吧?
又過幾日,養由基開始教他練臂力的辦法,讓他一天到晚在掌上平端一塊石頭,伸直手臂。這樣做很苦,那個徒弟又想不通啦,他想,我只要學他的射術,他讓我端著石頭做什么。
于是很不服氣,不愿再練,養由基看他不行,就由他去了,后來這個人又跟別的老師學業,最終沒有學到射術。
其實如果他腳踏實地,不好高騖遠,敢于成一點一滴做起,他的射術肯定會有很大的進步。
身邊也不乏類似的例子,因為太過急躁,不定心學習,最終沒有取得理想的成就。
3
心理學家認為:浮躁是一種沖動性、情緒性、盲動性相交織的病態社會心理,它與艱苦創業、腳踏實地、勵精圖治、公平競爭是相對立的。
浮躁使人失去對自我的準確定位,使人隨波逐流、盲目行動,是與我們的意識形態混亂以及體制上的不完善分不開的。
我們常常坐臥不寧,我們常常心不在焉,我們常常沒有耐心做完一件事等等,這都是浮躁表現,浮躁帶給我們的是什么?是沒有耐心,是朝三暮四,是淺嘗輒止,是患得患失,是焦慮不安,是急于求成……無論是為人,還是做事,如果沾染了浮躁,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陷入盲區,導致新問題的發生。
很多人都在說:這是個浮躁的年代,大家都浮躁地活著,忙著各種自以為重要的事,忙到忘掉忙的目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個浮躁的時代,還有幾人能真正靜下心來去靜靜的讀馬克思的《百年孤獨》?還有幾人能靜下心來與愛人一起談談心?還有幾人會停下來靜靜欣賞一下路邊新開的小花,新種的小樹?
悠閑、自在、寧靜,都已經在破碎的時光里與我們擦肩而過了。
所以,我們要學會滿足,學會踏實做事,學會不浮躁,讓自己的身心都處于一種寧靜祥和的狀態——真正靜下來感受自己的心跳,靜靜地聆聽來自遙遠世界的天籟之音,去觸摸我們靈魂深處的寧靜。
4
比爾·蓋茨從80年代起,都要進行每年兩次、每次為期一周的"閉關修煉"。在這一周的時間里,他會把自己關在太平洋西北岸一處臨水別墅中,遠離塵囂,閉門謝客,拒絕和包括自己家人在內的任何人見面,這一周他所要做的就是構想他的微軟帝國的未來。蓋茨的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著,這就是一個成功的人,在浮躁的社會里,如何讓自己靜心,沉穩的思考問題的最佳方法。
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控制自己,戒除浮躁,腳踏實地。
做人做事需忍耐,步步為營。
凡是成大事者,都力戒“浮躁”二字。
只有腳踏實地的行動,才可開創成功的人方針,策略的穩步前進,所以任何一位試圖成大事的人都要扼制住浮躁的心生局面,急躁會使你失去清醒的頭腦,會占據你的思維,使你不能正確地制定態,只有專心做事,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世界頂級思維》里的魯尼恩定律提到:腳踏實地,奮起直追,你就會成為笑到最后的人。笑到最后的才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