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六一|不想長大的孩子,其實早已長大

文/淺夢長大

為夢送行的孩子,仍未散去

周國平說過:“我確信每個人的壽命是一個定數,太不當心也許會把它縮短,太當心卻不能把它延長。”而我覺得每個人的童年也有一個定數,在那個定數里,我們有一顆完完整整的童心,而那些抱怨著現在許多節日,許多事情都沒有以前的味道的人,我想大抵不用恐慌,也不用傷感,只不過過了那個定數,童心不再完整。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似乎每年到這個時候,最能喚起大人們心里那可能所剩不多的童心。

說到喚起,不過是一群人開始懷念兒時的點點滴滴,看過的動畫,追過的電視劇,唱過的兒歌,玩過的游戲,吃過的零食……而有了孩子的大人們,則通過帶孩子一起玩,仿佛又重溫了一次童年。但漸漸我覺得,好像這個節日又是為我們長大的孩子設定,因為只有長大了的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節日本身的含義,才會說著“不想長大”,喊著“勿忘初心”,而孩子們只是歡喜節日給他們帶來的新玩具、新衣服。

至于是什么節日,他們并不太在乎,就如同小時候的我們都愛哼著唱著SHE的那首《不想長大》。一句又一句的“我不想不想長大,我寧愿永遠都笨又傻”,但其實小時候我們的心里,都曾盼望過長大,哪怕只是一瞬間。

所以,其實說不想長大的孩子,早已長大。


我時常在想,為什么短短十多年的童年時光,在我們每個人心里卻如此漫長,漫長得好像過了大半生?“與走過的路相比,前面的路要漫長得多,可是一生走路的姿勢正是在最初的一段路程上定型的。”我想,周國平這段話給了我答案。“童年無小事,人生最早的印象因為寫在白紙上而格外鮮明,旁人覺得瑣碎的細節很可能對本人性格的形成發生過重大作用。”

“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似乎長大了的我們總是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上。我們每個人都因為現在不想長大的心,而異常懷念我們童年玩樂的場景,時常以為當初的心也是無比享受那樣的快樂。

然而我們只要仔細回想一下,就可以馬上記起我們的初心。

當我們看著動畫片時,總想著長大了可以當一個漫畫家,給自己喜歡的角色一個美滿的結局;

當我們吃著路邊攤賣的零食時,總想著長大了就可以當一個美食家,做許多吃不完的東西;

當我們拿著新玩具時,總想著長大了也要自己制作玩具,免費送給小朋友。

……

或至少我們每個人都曾想過,等我長大后就賺很多很多的錢,買許多許多好玩的玩具、美味的零食、漂亮的衣服……

而當我們做著一本又一本的作業時,我們又會想,長大了就好了,就自由,沒有老師和家長的限制了,就沒有苦難了。

所以說勿忘初心,其實我們大概時常都記錯了初心。


而,初心過后,皆是貪戀。

小時候兒童節夢想有天天吃泡面,現在夢想實現了;

小時候兒童節夢想有一雙高跟鞋,現在夢想實現了;

小時候兒童節夢想可以離開家,離開爸爸媽媽的嘮叨,現在夢想實現;

……

那么多夢想實現了,我們怎么反倒希望回到從前了呢?

人啊,總是貪心。得到了這個,就想著那個;失去了這個;才強求這個。

貪戀的心,如同盛夏時候的天氣,總有種浮浮沉沉的感覺。

每個人都有過童年,我們都有一顆童心,但沒有人能無限延長童年,沒有人能逃過那個定數。每個年齡都有值得品嘗的味道,如果強行不愿長大,只是長出一個“巨嬰”的模樣。

真正的童心未泯,不沾世俗,都是不經意間的體現。所以當你某天突然發現身邊的朋友或長輩還有一顆童心,不必羨慕,因為你也未曾完全丟失那顆心。


出去走走吧,

不經意間,一陣風就這樣吹進心田,

清白明朗,才配得上與此時的初心相遇。

如是這樣,

即使再耗個十年,也無所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初二的孩子還有“六一”嗎? 張王佳怡: 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六一”。 小時候,每逢六一,總是會向父母討要禮...
    簡約語文閱讀 2,150評論 0 6
  • 發現Xcode編譯時,模擬器下沒有任何錯誤,但是在編入設備時,出現如下提示錯誤。 While reading /V...
    anny_4243閱讀 1,910評論 0 0
  • 我愛你,沒有理由,純屬因為那是你。 我愛你,也見過你的所有樣子。 我見過你愛我的樣子也見過你不愛我的樣子。 我見過...
    叫我六月閱讀 27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