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個天才人物,一個名滿中外,一個令人唏噓
宋朝的時候有個5歲的小朋友姓方
突然有一天,突然哭著喊著要他的爸爸筆墨伺候
這可把方爸爸給驚呆了,要知道,家里世代務農,筆墨紙硯這類玩意兒,家里別說有了,就是見都沒見過。
對于兒子的哭鬧,方爸爸詫異極了,
孩子嘛,好奇心都強,沒準就是要玩玩,去鄰居哪里借過來,哄孩子不哭鬧就行了
于是方爸爸借來紙硯給兒子玩。沒想到:
兒子居然在沒有一天認字讀書的情況下,
立刻直接寫下來四句詩,還署上自己的名字(版權意識真強啊)
這!真是個奇跡
換句話說,這個方小朋友就是個文學天才!
隨著他不停的寫詩作詞
天賦迅速征服了周邊很多文人墨客
甚至有人開始花錢求他做詩
方爸爸突然覺得:我拉個去,這是個掙錢的好門路啊。
自己辛辛苦苦的種田養家,還不如兒子的幾個字
于是方爸爸開始帶著兒子到處巡游、展覽、掙錢。
過了幾年,方小朋友終于在方爸爸的悉心指導教育下———
終于開始回家種田了!
方小朋友也終于變成和他爸爸一樣的普通農民
這個姓方的小朋友,名字叫做仲永。
宋朝一個叫王安石的文學家、政治家把以上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寫成文章《傷仲永》
流傳至今。現在初中課本上收錄了這篇文章,時刻警醒著我們
還有個小朋友叫沃爾夫岡,出生在奧地利
作為家里7個孩子中最小的那個,并不受他爸爸的待見
爸爸是個音樂教師同時也是個皇家小提琴手,每天教姐姐學習鋼琴。
4歲小沃爾夫岡沒有鋼琴鍵盤高,只有在一邊看的份
有一天,爸爸帶著姐姐練習完鋼琴,在外邊休息的時候
突然練琴室里傳來了悠揚的鋼琴曲子
父女倆跑進房間一看:發現小沃爾夫岡踮起腳尖正在彈奏姐姐花了幾年才學會的曲子
但這并沒有引起父親過多的注意
他以為小沃爾夫岡平時在旁邊看,潛移默化的學習了不少
直到有一天父親和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歲的兒子正聚精會神地趴在五線譜紙上寫東西。
父親問他在干什么,小沃爾夫岡答道,他正在作曲。
兩位大人哈哈大笑,面對著紙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們以為這不過是小孩的胡鬧。
然鵝,客人走后,父親拿起這張皺巴巴的紙后
他震驚的掉下了自己的下巴,多年的音樂教育經驗告訴他:
這不是胡鬧,而是一張水平非常高的樂譜!
從此,父親開始悉心教育兒子的音樂
一年后。
5歲的小沃爾夫岡已經可以幾乎演奏任何樂器
6歲開始歐洲巡游,并開始作曲
7歲寫了第一部小提琴協奏曲
8歲寫下第一首交響樂
11歲寫下第一部清唱劇
12歲寫下第一部歌劇
13歲時訪問意大利,在著名的西斯廷教堂聽了一場教堂唱詩班演唱的《上帝憐我》——教廷對于這部作品嚴加保密,任何人不得復制,可是小沃爾夫岡同學隨便聽了聽,回到旅社就從頭到尾寫下了所有的樂譜,讓這部曲子提前結束了專利保護。
17歲,寫了6部四重奏
。。。
一生中寫的作品達600多首。
主要作品是63首交響曲,16首嬉游曲,13首小夜曲,15首進行曲,105首小步舞曲,172首舞曲,27首鋼琴協奏曲,5首小提琴協奏曲,23首弦樂四重奏,4首管樂弦樂重奏曲,9首鋼琴重奏曲,43首小提琴奏鳴曲,23首鋼琴奏鳴曲,15部歌劇,4部清唱劇,4首康塔塔,50首宗教合唱曲,18首重唱歌曲,55首獨唱和管弦樂隊曲,32首歌曲。
光列數字你可能不知道這樣的成就有多偉大
對比來說:作為單項領域的大牛
小提琴天才帕格尼尼活到58歲寫了6部小提琴協奏曲;
鋼琴天才李斯特活了75歲一共憋出兩部鋼琴協奏曲;
貝多芬活到57歲搞了5部鋼協一部小協,
柴可夫斯基寫了3部鋼琴協奏曲
而小沃爾夫岡同學僅僅活了35歲(也許上帝太愛聽他的曲子和演奏了,早早把他帶走)
如果小沃爾夫岡同學再活30年,音樂的歷史必將改變
這個小朋友還有另外一個為人熟知的名字:莫扎特
一個不世出的音樂天才!
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差別巨大結局?因為父母沒有抓住孩子的敏感期
以上兩個小故事在講:為什么同樣都是天才,最后的結果相差甚遠?
這都是因為父親在孩子敏感期的時候,是否成功抓住敏感期教育這一黃金教育時間
莫扎特的父親及時發現孩子的天賦并刻意開始對小莫扎特進行音樂教育,使得小莫扎特的音樂天賦被迅速開發,從而獲得非凡的成功
而方仲永的父親在發現孩子的天賦后,并沒有抓住孩子敏感期,反而四處巡游炫耀
錯過敏感期的教育,最終我們的仲永小朋友“泯然眾人矣”
敏感期教育在0-6歲的孩子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是決定性的!
三、敏感期的定義和分類
為了搞清楚兒童敏感期,我翻閱大量資料后,總結如下:
什么是敏感期:它是指在0-6歲孩子成長過程中,受到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并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被譽為:“黃金般珍貴的時期”
孩子從出生起,就開始進入各種敏感期,從最開始的光和聲音敏感,到用眼睛、口唇、手腳的敏感期,再然后,不同的敏感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接踵而至。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致可以分為7個時期,分別是:感官敏感期,動作敏感期、語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空間敏感期,文化藝術敏感期和情感敏感期。
四、各個敏感期的大致時間和到來信號
各個敏感期爆發的時間:
感官敏感期:0——2.5歲左右
動作敏感期:0——6歲
語言敏感期:0——6歲,2歲左右高潮
空間敏感期:0——2/3歲
秩序敏感期:0.5歲——6歲
文化藝術敏感期:2——5歲
情感敏感期:0——3歲是感情的接受期
4——6歲是感情的付出期
在此要注意的是:很多孩子的敏感期是呈螺旋狀出現的,也就是說,每個年齡段都有可能會出現,而有的敏感期就會轉瞬即逝,來去匆匆。抓不住敏感期,它就像泥鰍一樣,“呲溜”一下溜走了。
五、敏感期到來的信號以及表現
那些信號到來就預示著敏感期到來了呢?
幼兒階段,每一個敏感期的到來,都是孩子心理發展的表現
每一個敏感期也都暗示著孩子心理的需求
每當孩子不斷重復出現一下的一些動作和心理時,
便標志著他進入了某個相應的敏感期
細心的父母會通過孩子的細微表現中發現敏感期的到來
1、感官敏感期的表現:
視覺、聽覺、觸覺從孩子生下來就開始
視覺:開始對關比較敏感,然后對黑白物體比較敏感,最后對彩色比較敏感
聽覺:能夠尋找聲音的來源,區分家人的聲音,并且主動敲擊一些玩具來制造聲音
觸覺:主要靠口腔和手指。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這個階段的孩子不管拿什么東西都喜歡放到自己的嘴里。喜歡抓、捏小東西。
2、動作敏感期的表現
動作敏感期包括手、腳、身體部位的協調發育。其中手部動作主要為抓、握、拍、打等
腿部位爬、站、邁步、行走等。如果你家有樓梯,或者上下鋪的床,那么孩子上下爬樓梯就是最典型的表現之一。
3、語言敏感期的表現
寶寶在一歲半到兩歲半的時候,這期間正處于寶寶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那么也稱為嬰幼兒的語言敏感期,寶寶在這時候開始學著咿咿呀呀模仿父母說話,這也是寶寶進入語言敏感期的一種表現,寶寶10個月的時候,對語言特別的敏感,這時候就能夠感知說話者發出的指令,也會有自己的小情緒。那么寶寶的1歲以后會說出一些簡單的詞語,那么寶寶在1到2歲的時候語言也是發展的關鍵時期,有的寶寶特別的活潑,愛說話就會自言自語的停不下來,那么寶寶到2到3歲的時候進入語言爆發期,這時候會模仿家長各種話語。
4、空間敏感期的表現
孩子首先會發現物體之間是彼此分離的,所以喜歡把東西從高處撥拉到地上,找到后再拿到高處撥拉下來,如此循環,感受最初的空間概念。
接下來會發現一個空間有里外的概念,里面的能抖出來,外面的能塞進去。所以往小洞眼兒里塞東西是孩子1歲左右樂此不疲的工作。
孩子開始喜歡不斷壘高,推倒,再壘高,再推倒,這個對空間的感受過程是兒童智能發展的關鍵所在。
接著孩子會對一個狹小的空間非常感興趣,比如鉆到大衣柜里,桌子下面,躲貓貓是這個階段最受歡迎的游戲。
再往后便對爬到高處開始有興趣,小朋友喜歡爬窗臺,爬桌子,爬樓梯,爬欄桿,而且會琢磨出一套先用手試探再用腿的嘗試方法。這都是兒童在運用身體對空間把握的過程。
爬高的階段過去后,孩子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便會開始喜歡從高處往下跳。通過不斷挑戰和征服新的高度,孩子對于空間的感知和把握變越來越強。
5、秩序敏感期的表現
看到東西擺放在平常固定的位置,他會表現出快樂;
對于東西擺放的無序現象,他可能會發脾氣;
只要他能做得到,會自愿地把東西放回原位。
兒童具有兩種秩序感,一種是外部的秩序感,它與兒童對自己與所在環境關系的認知有關;另外一種是內在的秩序感,它使兒童意識到自己身體的不同部分,以及這些部分的相對位置。外部的秩序感則指向幼兒對外部世界存在的規律和關系的感知與理解。
6、文化藝術敏感期的表現
每一個孩子,天生都是藝術家
繪畫與音樂,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語言”和渴望,只不過天賦有高低之分。1歲多的寶寶聽著音樂就會跟著扭動身體,呀呀的“唱”,3,4歲更是喜歡到處涂鴉。4-7歲來到最高潮。所以這個時候讓孩子學習一門樂器或者畫畫就是最佳時間!
7、情感敏感期的表現
情感敏感期出現的年齡階段是4歲到6歲左右。這一階段孩子通常會表現出:
孩子學會通過抱抱、親親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孩子突然對成人的態度變得脆弱、敏感。
有時候孩子會因為一點小事變得哭哭啼啼。
以前絕不會令他哭泣的事情會變得很委屈以至于哭泣。
在幼兒園和小朋友有一點矛盾就會哭著說找媽媽。
以前高高興興的上幼兒園,現在忽然讓媽媽抱著她,不讓媽媽離開。
六、如何成功把握孩子敏感期
1、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平穩度過每一個敏感期
0-6歲孩子們的敏感期接踵而至,做父母的首先應該相信孩子自由生長的能力。
對于每一個敏感期的孩子都有一些你認為“錯誤的”、“危險的”“不衛生的”的行為
如果你加以阻止,那么最大的危害就是毀滅了孩子的自由生長,這是頭等大事,
所以,一定要給與孩子一個自由的生長空間!
2、尊重孩子成為有能力的個體。
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學習者。他們會循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己成長為“更有能力”的個體,這是父母首要改變的觀念。
3、細心觀察敏感期的出現。
每個孩子的敏感期出現時間并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須以客觀的態度,細心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質。
4、布置豐富的學習環境。
當成人觀察到孩子的某項敏感期出現時,應盡力為孩子準備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
5、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嘗試。
當孩子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后,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嘗試。
6、盡量不去干預。
當孩子熱衷于有興趣的事物時,大人應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預。
7、做孩子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是生長過程里第一位老師。孩子第一個模仿的對象就是父母
你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未來的方向!
敏感期是兒童的學習關鍵期,是大自然賦予孩子們一生有且僅有一次的成長機會
幫助孩子們完美成長,就是你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