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 ? ?六祖慧能出山后,因在眾僧爭論風吹幡動時,有人說是風動,有人說是幡動未果時,一語指出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心動而語驚四座,剛好印證了我是因,世界是果的邏輯。
? ? ?昨天和父親打乒乓球時候,有一個體會,就是每當被動挨打時候就會心慌,一心慌就容易發揮不好,技術發揮不佳,容易失誤。其實,如果是練球時候或許是可以接回去的。也就是我的心理變化影響了我的技戰術發揮。所以我就不斷暗示自己專注于每一個細節,放棄心理其他活動,加強觀察,這樣一來回球質量確實好一些。另外,有機會進攻時候,也是專注于技術動作。合起來講就是無論主動或者被動情況下,都抑制情緒雜亂,保持穩定。這樣對于競技是有利的,所以有一個典故叫做呆若木雞,現在想起來是非常有道理的。
? ? ? ?《大學》里說,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 ? ? ? ?由此而論,心理素質,技戰術,基本功是任何博弈致勝三要素,而心理素質居首。“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自我戰勝的基礎是慎獨,即為人所不見之時候,是對于至誠與否的考驗。“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 ? ? ? 為何要“吾日三省吾身”?查是否離道而有錯以改也。莫自欺欺人是對自身誠信行的警戒之語。
? ? ? ? 為何王陽明之心學博大精深,人的一生不過是因意之動而有善惡之別,而知善知惡是認識上超越秉性的過程,而為善去惡是格物是行為上改變習性,去除秉性,回歸天性的過程。而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則符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規律。何謂自然,和如來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