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娘給寶媽媽們請安。
眾所周知,過度喂養會導致脾胃失調、過度肥胖。很多新手媽媽對于喂養量的估算,確實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累積,本著“吃飽總比餓著好”的原則,往往就會形成過度喂養,特別是新生兒階段,過度喂養會導致消化不良,甚至會影響智力發育。怎樣防止過度喂養,下面的這5個信號,一定別忽視!
吃奶量
一般來說,奶粉喂養的寶寶通常是根據奶量判斷有沒有吃飽。小于1個月的寶寶每次吃60—90毫升奶,大于 1 個月則每次吃90—150毫升。
吃奶聲音
如果寶寶發出“咕嘟、咕嘟”的吞咽聲,每次吃奶時間為10—30分鐘,吃奶后自動松開小嘴巴,并且露出“吃飽喝足”的幸福表情,就說明寶寶吃飽了。
精神狀態
一般2個月以內的寶寶,在兩次喂奶之間能安靜而滿足地入睡,睡醒以后精神也很好,就說明他之前吃飽了。
尿布
寶寶在一個月大的時候,如果每天小便約6次左右,顏色呈淡黃色或無色,且每次尿量都能浸透尿布,每天排便1—2次,便便又軟又黃,就說明基本上吃飽了。
體重
1—3個月的寶寶每天體重大約增長30克,3—6個月每天大約增長20克。只要寶寶生長發育正常,就說明媽媽的奶水充足,不需要擔心他會吃不飽。
拿不準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是最令人頭疼。大多數時候,一哭就喂,以為他吃飽了,放下沒過多久就又開始哭鬧,寶寶不會說話,也不能表達自己的感受,但實際上,媽媽只要仔細觀察,就能捕捉到他吃飽的信號。
歡迎分享本文給你最好的朋友,小寶娘圖文原創,轉載還請保留出處。
喂!記得要加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