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經歷的理財體驗文】
題頭插一段我很喜歡的話:
在春天,去看一個人。
愿你在歷經過所有的世事滄桑之后,
忍受了所有的孤苦無依之后,
捱過了無數個淚往肚里流的夜晚之后,
內心仍然充滿積極向上的希望,
依舊擁有瘋狂愛一個人的力量。
—— 沈從文
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實現的愿望,可能在工作之余,我們更想成為那個自由的自己:旅行者、美食家、匠人、流浪者、畫家甚至什么都不用做的自己。然而,現實總會讓你嘗到無奈和孤獨的滋味,可無論經歷什么,有勇氣的人都更容易獲得新生的力量。這股力量里包含了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甘于嘗試不畏后果,持續學習的行動力。
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想實現的大多數愿望,都需要一樣東西——錢。
簡單粗暴的來說,我就想客觀給大家分享一下,作為一個“非長投托”的學習者,這21天的小白課程到底是什么樣的。
自我情況介紹
畢業不滿一年,薪水一般,完全不懂基金、股票、債券各種“漢字以外的含義”。沒有第二賺錢技能,心里有點需要用錢買單的小愿望,偶爾做做夢希望自己變得特別富有,時常祈禱父母不要突然生病不要老的太快。平時會看一些理財的帖子,然并卵,看完心里也不踏實。
報小白課程是通過水湄物語(豆瓣理財大V),沒奢望能21天就讓自己財務自由(我有腦子的o(╯□╰)o)。但我思考了一下,學習是必須的,那報名也就是必須的了,而且不貴。
“兩個字”全方位剖析小白課程
我想了整整一周,該從什么角度剖析這個課程,畢竟,當我作為一個讀者去看這種文章的時候,總是要懷疑一下真實性和表達度的。換位思考一下,我盡力對看這文章的人負責。
“估值”就是我對于整個課程的剖析。下面我將從兩方面入手——時間成本與投資品分析
1.時間成本與價值產出
我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聽過太多次“時間成本”這個詞,但我們不一定能真正應用起來。因為初入社會的我們沒有多少錢,有時候想通過積少成多來增加儲蓄,畢竟錢看得見,時間卻摸不著。但對于年輕的我們來說,時間卻是最容易得到的資源,所以對時間的掌控程度,會反映以后我們具備多少單位時間價值。
我對時間成本的認識是——如果需要花錢買時間,那么買到的時間必須是拿來做產生價值的事情,否則我還是會乖乖選擇用時間換錢。這就是對“時間與價值“,“投入與產出”的估值,而這里面除了涉及時間、價值還會有許多其他的因素,這些共同的作用會影響結果。舉個栗子:
我每天上下班公交有兩條路線:
路線一:2.5元,1h40min,始發站上車,一次到站+500m走路
路線二:8元,1h6min,換乘三次,有時候可能沒座位
估值分析:價格上,相差5.5元,時間上,30分鐘左右,但路線二不堵車,路線一下班堵車。舒適度上,始發站永遠有座位。
最后我的選擇是:上班路線一,下班路線二。上班時看書至少半小時,其余時間補覺,一日之計在于晨,如果上班就在擁擠的人潮里站1個多小時,精神都耗許多。下班,無論有沒有座位,我都可以通過聽音頻來學習,或者放松。回家又正好可以趕上群里的直播課程,半小時換來學習的習慣與知識,很值得。
2.投資品分析
講真,之前我對基金、股票、債券這些投資品是完全懵的狀態。聽了幾節課后,我大概明白了他們對應的含義和區別。這種小小的進步增大了我的學習興趣,不要小看這種小進步,小進步就是你能持續下去的源動力。
班主任上課時有講到:小白課程畢業后的人大概都能達到收益率7%~15%,這是什么概念呢,我認為就是意味著你比以前的你更懂得如何獲取財富了。當然,有效性待考察,畢竟我的腦子不一定比班主任聰明。
之所以班主任會這樣講的原因是:無論是股票還是基金這種我們以前覺得非常難的投資品,都有方法可尋——即為通過估值來判斷我們該不該買,何時買/賣。這個東西就非常有趣了,當你明白估值主要是三方面組成——收益、風險、流動性時,就可以根據這個主框架繼續分析,進而得到一個相對價值,這個價值就是你在市場里所有操作的一個參考標準。
為什么我說這個過程非常有趣呢?
首先,學會估值的過程里,你將會掌握看財報、收集并分析碎片化信息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可以應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的;其次,在市場里,估值是需要綜合因素考量的,準確估值的能力越高,也就意味著你越有把復雜變簡單的邏輯能力;最后,好的投資者,少不了要全方位的了解行業信息,而圈內多行業的有效交流就能讓你得到相對有效的信息。
為什么我選擇“估值”作為這次課程的核心
因為對我來說,整個課程也是一個估值的過程。而時間成本的估值是針對自己的價值,即對內,而投資品估值是能帶來額外收入的,即對外。
不瞞大家說,整個上課期間,我一直是本著不管學習讓我多快樂,我都要保持懷疑的態度去看待的。甚至還去網絡搜“長投課程如何如何”。但后來我發現,在每次的課程中,我會對比學到了多少之前不會的東西,要多久?別人學習的方法和掌握程度是怎樣的?老師為什么這樣講解這里的內容等等問題。這已經是在對比價值了,有了這樣的思路以后,就不會一味的被網絡上的言論牽著鼻子走,這大概就是估值的意義——可以獨立思考并分析一件事情對于自己而言的價值。
其實我們都明白,21天根本不足以讓一個真正的小白實現財富自由,但是21天接觸的思維會或多或少的影響我們自己。我想我會繼續學習理財與投資,因為這些天過得挺快樂的——有事做,有所期待。至于到底我最終能不能實現財務自由,我不得而知,可我也算是在路上了呢?
文字表達能力有限,看到此處的人兒大概也累了。以上是我此次課程最想表達的東西。接下來將有分割線,就是細致的介紹此次課程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關掉頁面或繼續看~
課程介紹
課程是由長投網開發的,大部分人可能都是沖著水湄物語(豆瓣可查)去的,水湄物語混跡豆瓣,寫過特別多理財的帖子,很多人都是跟著她逐漸接觸到理財的。感興趣可以先去豆瓣觀摩一下,但是不要亂丟垃圾哦~水湄和她的老公小熊也不是金融行業出身,所以這點上可能更親民。
課程就是“小白理財課程”,如果你和我一樣連基本的投資品的名字、開戶、運作都不懂的話,可以考慮一下~課程不貴9.9元。
課程運營
課堂采取QQ群的運營模式,每個班配班主任和師姐,通常由班主任講課,課后也會有作業,作業難度不大,量也不多,兩次不交作業者會被逐出師門。班主任和師姐會根據大家的筆記及作業情況進行積分,積分到一定程度有獎勵。
一般上課時間是晚上8:00左右,午間分享是13:30左右,工作時間會禁言。
上課大多采取文字分享形式,有時間的朋友不建議爬樓學習,跟堂的好處有兩個:
1.翻聊天記錄的話,不容易區分哪個是課程哪個是提問,看起來有點累
2.跟堂會隨時產生疑問,答疑方便,且其他人的對話也會讓自己更有啟發
課程設置
* 每天一篇晨讀/午間分享或作業點評:內容多屬故事性,通俗易懂——看看別人的人生,再看看自己的,自己領悟很重要
* 五次大課/答疑:分別涉及一些基本知識以及保險、股票、定投基金的相關介紹和一些舉例。老師會用較為簡單的語言和實例介紹,以音頻形式。大課介紹的次日就會有答疑課,主要是復習大課內容,加深鞏固并答疑。
* 5次任務卡:任務卡內容通常有三部分:學習資料,作業和拓展學習
學習效果如何?
作為過來人,我的感受是這樣的。
其實能感覺到,這些課程的設計是花費了一些心思的。首先,針對理財小白定位準確,課程難度適中。每一堂課都盡量用了通俗易懂的話術來描述,使我們這些小白盡可能明白老師講的是什么。這樣的好處就是我們自信心不斷上漲,有一種馬上要致富的感覺(我開個玩笑,我是說課程很人性化,想要致富還是要深入學習的)。
其次,班主任和師姐也是非常負責任的,課前預告、授課、答疑都挺及時,這個真的要點贊。
最后,其實長投還有進階課,上課過程中班主任是會提到的,有的人覺得這是變相兜售課程,但我自己是不反感的,無論是出于長投自身的發展還是課程涵蓋的內容,能理解也想學。
我相信,認真學的話,這21天結束后,你起碼會懂得保險、貨幣基金、國債逆回購、股票、定投基金等等詞匯的含義,會知道當你想開戶時,應該如何選擇。會懂得哪些是高風險投資品哪些是低風險投資品,會開始思考如何進行資產配置,會開始對周圍的很多選擇進行分析和估值。
總的來說:就是學習真好,進步真好。更多的還是要靠自己。
思考這些問題你會不會
我將羅列一些課程中提到的問題,一來復刻一遍學習內容,二來也給其他朋友一些參考價值,不會到會了就是課程的價值,這個價值得自己判斷。
1.如何選擇合適的保險,分紅型or消費型?
2.什么是資產和負債?(看過窮爸爸富爸爸的我并沒有理解透徹,這堂課我恍然大悟)
3.基金有哪些分類?
4.應急金是什么?該怎樣投資?
5.P2P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6.如何量化思維和數據?
7.收益還是風險,關鍵在哪?
8.股票的分析思路是什么?它又是如何賺錢的?
9.價值投資的估值究竟是什么?該怎樣估值?
10.國債逆回購到底是什么?
11.如何找到好公司?
12.指數基金是什么鬼?
13.如何為自己的未來投資?
14.為什么免費的是最貴的?
... ...
PS:還是那句話,所有的信息我們都要自己分析,看是否符合自己。我也不知道長投的課程學下來我會有怎樣的變化,所以我沒辦法說特別好或者不好,我一直秉持一個觀念:只要一樣東西能讓我學到點什么,我就會把關注點放到能讓我學到東西的地方上。而目前為止,長投讓我學到的知識和內心的愉悅程度是非常高的。
25期2班6組9號-醒醒同學-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