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大學在西安待了四年,然而卻不會說一句西安話,但在臨潼干了20天學會了不少西安話,這就是學校和社會的一點差距吧。
西安人說話豪爽直率,待人熱情,嗓門大,基本都是靠喊,對于陜南的我一開始有點不習慣,后來自己也嗓門變大了。
臨潼的電力設施實在是不敢恭維,三天兩頭停電,這讓臨潼人民怎么度過這個炎熱的夏季,此刻我正煎熬度過這個讓人汗流浹背的晚上。
街道的商店都是排號的,比如一號商店,二號商店…,我每次打辣醬的地方在十二號商店,店主是個和善的大叔,每次去都和他閑諞幾句。
對于從沒吃過泡饃的人,一開始想到的泡饃就是大塊的饃掰碎了泡碗里的,結果我以為的那是水盆,真正的泡饃是已經將饃弄碎了煮好的那種,第一次確實沒嘗出什么味道,覺得很一般,后來經常吃的時候,泡饃,粉絲,羊肉,湯經過燉煮,出鍋的時候加上味精,完美地融合各種食材的風味,加上關中的油潑辣子,就感覺吃上一碗泡饃是一種享受。
所幸的是遇到了好心的老板娘和善良的同事們,雖然相處時間短,可大家都很照顧我,完全沒有陌生感,漸漸適應了這里的生活。
在這里想要適應就的學會忍耐,倘若為了顧及自己所謂的小自尊心將無法立足。前一天下午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來找活干,家人興高采烈地陪著買被子等住宿用品,晚上還給同伴說自己找到工作了,第二天早上干了不到兩個小時,一個人滿眼含淚,我們都很疑惑,結果就嚷嚷著要回家,受不了這的活,又拿著前一天買好的被子等用品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