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霞客
? ? ? ? 今晨讀了岑參的《輪臺歌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最有感悟者,在“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一句。天剛蒙蒙亮,大軍就要出征了。開篇是“輪臺城頭夜吹角”,還在夜色濃濃中,就已經起床做準備了,所以才能“平明吹笛大軍行”。
? ? ? ? 這景象首先讓我想起的,是兒時老家冬天里的一位舅公。他總是天還沒亮就起床了,然后開始做早飯、煮豬食……天剛蒙蒙亮,很多人家還在酣睡,少數人家才剛剛開始起床,又或剛剛開始生火做飯,他們家已經開始吃飯了……
? ? ? ? 我所喜歡的,是這樣一種生命氣象: 不畏嚴寒、熱氣騰騰、生機勃勃。這樣一種氣象,充滿了生命的力與美,充滿了靈魂的激越與安詳。
? ? ? ? 不幸的是,我的成長環境,很多時候偏偏是完全相反。有好些年,無論春夏秋冬,通常是我們家最后起床開門。特別是到了冬天,很多時候甚至是所有的人家都已經開始吃飯了,我們家的人才慢悠悠起床,慢悠悠開始生火做飯……奶奶經常是臥病在床,爸爸每天是呼呼大睡,我也就成了我們家第一個起床的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大約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有天早晨奶奶起不來了,爸爸又遲遲不起來,而我也起來得晚了,結果是我竟餓著肚子去上學。我都去上學了,爸爸還沒起來。幸好我們家就在學校旁邊,到了上午十點鐘下了第二節課,爸爸才來叫我回去吃早飯……
? ? ? ? 而那些日子,都是媽媽在遠方打工的日子。媽媽是最勤勞的,總是天剛蒙蒙亮,就開始起床干活了,無論春夏秋冬。每天一大早,媽媽和奶奶就在廚房做飯,我就會被叫起來,坐在廚房門口讀書。然而從讀初中開始,媽媽便一直在外打工了。所以我基本就是在那種死氣沉沉的家庭環境下度過自己的青少年時代的。身處其中,就像一個無比漫長的噩夢。
? ? ? ? 到了高中住校,則無論春夏秋冬,每天早晨是要起來晨跑二十分鐘,然后晨讀一節課才去吃早餐的。到了冬天,六點半起床,下早自習時天才蒙蒙亮,甚至還沒有亮,所有人都涌出教室,去吃早餐。而且總有鈴聲或音樂聲為伴。同樣有一種“輪臺城頭夜吹角”、“平明吹笛大軍行”的感覺。而我有段時間甚至還會自己提前一點起床,早早洗漱完畢,只穿著一件秋衣,到操場加練一段中長跑,直跑到一身大汗淋漓,方覺痛快……然后便走路帶風的去上早自習。
? ? ? ? 愿每一個家庭和每一個你,都充滿力與美的氣象,都能沐浴靈魂的激越與安詳。
20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