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留意“自我”這個概念是在六年以前。那是在一個心理學精神分析成長小組的活動時,老師和同學們反復使用著的兩個字,過去那些年聽了無數次但從來沒注意,但這一次我突然注意到這兩個字,并且好奇起來:什么是自我?
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開始到處求教,但他們并沒有給我一個清晰而滿意的回答,大概他們也說不清楚。我到處學習,努力探索,多年以后我才弄清楚“自我”的核心意思:我是誰?我想做什么?我將如何去做?
然后,我依然對這三個問句困惑不解,我知道要弄清楚這三句話的真正含義絕非幾年之功,這或許是我今生今世一直要探究的課題。但是我依然要執著的探索。
探究”我是誰“,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是誰?“不能憑空猜測,而是要在我的行為方式中去觀察了解。
我發現,當我好不容易尋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計劃全力以赴做實行時,卻在踐行的路上困難重重,我意識到這是潛意識設置的障礙,對這些障礙的處理方式像一面鏡子,照見了我是誰:我是一個喜歡說但常常半途而廢,缺乏堅持精神的人。半途而廢的最大原因就是不由自主的逃避。盡管”逃避“常常以種種我不得而知的變形來掩蓋它的嘴臉。
這幾天,當我面對因“平淡”、感覺沒東西好寫帶給我的逃避功課時,我發現了隱藏在我身上的逃避的花樣,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雄心勃勃卻不付諸行動。人們常說,懶惰之人常立志,勤奮之人不立志。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勤奮之人,但總是對不想做的事情盡全力去做,而對想做的事情卻半途而廢。仔細感味和分析自己,發現我內心深處根本沒有自我,因此我的力氣沒有地方落地立足,只好使用在思維和幻想層面。同時,因為過往我習慣于做別人讓我做的事情,從未真正做過自己,沒有嘗到做自己的甜頭,內在設置的各種興趣沒有機會和條件開發,于是沒有機會在體驗興趣帶來的快樂中培養鍛煉堅持的毅力。因此不斷放棄,導致想的多做的少。
2、總是尋找最好的借口。當我在現實中對事情產生感悟時,有一種很想寫作的欲望。但放眼看去,前不見頭,后不見尾,這些年我記的太多,寫的太少。前面的資料都鎖在潛意識的倉庫里,后面的資源還沒到來。追求完美的內在此時就會說:如果這樣寫與前后都不銜接,還是先記下來,到時從頭開始整理吧。
我聽從了內心的聲音,但我忘記了時光在一刻不停的飛馳,每一個當下的精華放置在那很快就變成了過去,而無數個過去又與時代脫節被遠遠拋在歷史長河中,成為存放在記憶倉庫里的一塊過時化石。你當下的無數個精華,全都成為了考古的對象,對現實的人生失去了價值和意義。
可是過去的我不知道啊,只害怕面對,因此下意識里尋找各種借口為逃避當下而托辭。始終活在過去和未來,唯獨要逃避當下。
我對自己的這個重大發現引起好奇:我為什么不敢面對當下的精華?千思百念,找到的答案是:不敢成功;覺得自己不配成功;覺得當下太麻煩,會花費我太多的時間和生命。我恰恰忘記了,我的生命是在當下,而不是在過去和未來!
3、不斷聽課學習,以回避焦慮。因為面對當下會有諸多的恐懼和焦慮,因此要想辦法逃避。于是,覺得自己不夠好,需要不斷的學習進步。因此就不斷關注外來的各種新課信息,不惜花費大價錢,讓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力爭做一個足夠好的人。以對未來足夠好的期待來掩蓋和逃避當下不夠好的焦慮和恐懼。
當我仔細做完這些了解自己潛意識的功課,我發現我的意識慢慢清晰起來。此時此刻,我的意識和潛意識終于連接在了一起。我感受到內外的一致,也感受到內心的平靜,但這種平靜與之前被壓抑住的平淡截然不同,這是內心盛滿了內容物感受到飽滿豐富的、充滿了自信的平靜。我說過,當我接受了平淡,足夠多的了解自己時,我就會走出平淡。當內心不再糾結,平靜的面對現實,我的自信又慢慢回來了。這就是潛意識和意識的融合過程。當二者連通,意識便會把頭腦中的自信傳遞給了潛意識,于是,潛意識就不再緊張害怕,便放心的打開裝滿了諸多財富的大門。這一刻我才看清:里面存放著的全是過往的每一個經歷。原來過往所走的每一步路都不是白走;原來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把意識和潛意識進行融合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便是了解“我是誰”的過程。很難,但卻很有意義。
既然了解自己只是開始實施行動的第一步。接下來,我要做好第二件事:我想做什么?我將怎樣做?
我已經知道了我想做什么,那就直接進入“怎樣做”的程序。規劃如下:
第一步:明確目標。這個作業我會私下里認真完成。重點是計劃的合理性和可實施性。
第二步:保證時間。我將作出具體規劃。分配合理的時間,盡量少的分心,全力以赴的投入工作。這其中,我要克服的是各種形式的逃避活動。留意每一個念頭的出現,并且及時的覺察識別。
第三步:持之以恒。堅持下來,不僅是對毅力的鍛煉,而且是對自己內在那些個追求完美的各種變形的攔截和”抓捕“。不斷給自己正面的暗示,讓自信之花漸漸開放,讓自卑之草慢慢枯萎。
感恩寫作自療班幾天連續的”轟炸”,讓我被逼之下勇敢面對了每一個當下的自己,看到了潛意識深處探出頭來的諸多恐懼。于是不斷的自我分析,探索恐懼逃避背后的原因。雖然反復咀嚼,思維紛飛,沒有程序,甚至很多地方胡言亂語,但這就是當下真實的自己。雖然水平有限,漏洞百出,甚至有點邏輯混亂,但我在勇敢的面對。面對這個過去努力披上美麗的外裝,如今又在強大的對手、或是同路人面前被激發的恐懼而引起的心理層面步步退行的自己。這種退行讓我找到了真實的自己。這一刻我想:不好又怎么樣?這就是當下的我,我退到了不成熟的小時候,我在彌補那時應該獲得卻因各種原因錯過的成長之課。只有補上這些缺課而留下的空洞,我才能重新扎扎實實的起步。既便當下的我是不好的,幼稚的,語無倫次的,但我是踏實的,獨一無二的,無論別人怎么說,怎樣看,我都坦然而堅定的告訴自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我越來越清晰的看到:所有這些都是對自己到底是誰的進一步的了解,都是對自己最好的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