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下載了一個英語APP,主要功能是跟著課程學習聽力、口語,在學之前要測試聽與說的水平,于是,跟著語音測試了一段對話,出乎我的意料,測試結果卻只有LEVEL2,也就是聽力與口語水平只達到基礎型。
這個結果是我沒想到的,以我平時斷斷續續學英語的情況,不可能才是基礎型啊?于是,我再次測試了下,仍是基礎,對此,比較懊惱,平時學習都學哪兒去了?
回想下,之前學英語的情況,從新概念第一冊學完后,進入第二冊,第二冊的前十章密密麻麻寫著各個單詞的音標,再往后翻看,空白的如同新的一樣。學一段時間,放下,再拿起,再放下,第二冊的學習也就一直在前十章 徘徊,后面的課程從來沒有翻動過。
原來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沒有持續性,拿起后放下,然后又拿起,反反復復,也就是那幾篇文章,怎么可以提高呢。
看來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生活,做事沒有持續性,半途而廢,斷斷續續,那永遠只處在底層, 不會有所突破,更不會在這一領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于是我想起了一位朋友,他自考的故事
稱他為A吧,A大學專科畢業進入社會后,剛開始在一家小的互聯網公司上班做文員,工作輕松,平時業余時間充足,為了打發時間,也為了提升自己的學歷,她開始計劃參加自考,她聽別人說自考比較難,如果考下來要幾年的時間,她尋思自己業余時間多,考幾年也不怕,于是參加報名,買了學習資料,開始自學商務英語本科學歷。
剛開始的幾個月,每天下班后,回去背書,看資料,做模擬試卷,第一次參加考試兩門課程,通過一門,另一門中國近現代史綱這一課程,沒過, 只能等來年。第二年時她仍沒考過,她有些著急,怕因為這一門課,一直不過,耽誤太長的時間。
終于她知道為什么人家稱自考比較難,經歷時間比較長了,到第三年的時候,她發現參加考試的人屈指可數,大部分人不來了,考試途中就放棄了,因為如果一門課程不過,就要等一年時間,很多人于是干脆不考了。
而她過了一年又一年,到第五年的時候,她想放棄了,因為還有兩門課沒有過,不知道要過幾年自己考試才能及格通過。但又不甘心,畢竟已經為此付出了幾年,到第六年的時候,她結婚懷孕,考試時挺著大肚子,考場上也只有她是孕婦,她告訴我說,一個孕婦和90后同時參考,也沒有誰了。所幸的是,那次考試全部通過了。
后來申請畢業證時,因為坐月子,讓別人代勞了,她從參加自考到拿到證,整整用了八年的時間。
”八年抗戰結束了,我也拿到畢業證了。”
“當拿到畢業證時,喜及而泣,過去了,一切辛苦都很值得,中間我也停了一年,不想考了,覺得太辛苦,但又不想中途放棄,不然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既然選擇自學,就要保有對學習的持續性。“她對我說。
“持續就是力量”,這是句至理名言,不管在學習,還是在工作,生活當中,持續做某一件事,學習某項技能,一個人從平凡到非凡,離不開持續的積累,一天的積累成就一周,然后一月、一年,最后才會成就非凡的自我!
“我想要一夜成名”、“我想一夜暴富”、“我想快速成為寫作高手”----大多數人都懷著這樣或那樣的夢想,希望快速掌握方法后,如同坐上直升飛機,頃刻之間飛越千里,一步到位,達到目的。
可這個世界上, 從來沒有快速發家致富,沒有一夜成名的高超方法,有的是一天做一點,一步一個腳印,孜孜不倦地努力才能實現, 所以靜下心,以“天”為單位,持續不斷地努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