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7年主題?積累
從15年的“轉折”到16年的“啟程”,17年是自我成長的第三年,這個時候,我覺得自己應該可以搭建起一套知識體系。當時想得很簡單——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就可以形成一套知識框架。而恰巧在4月份,我就看到了Susan構建的知識體系,感覺這就是自己的紅寶書,然后立刻行動起來,按照書單開始閱讀。但是,后來發現效果并不理想,因為缺少背景知識,理解起來有難度,也記不住。7月,通過一次分享,我終于想明白:根本不存在什么“標準”路線,每個人的終身學習之路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知識需要融會貫通,所以,最佳的學習路徑是學習+行動。就我個人而言,在沒有什么基礎的前提下,用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一次躍遷,感覺多少有些急功近利。
二、17年收獲?知識
1、羅胖&得到
我每天“在路上”的時間至少2小時,“得到”是首選。萬Sir的精英日課,有硬知識和軟技能,讓我知道了《無為》和《為什么佛學是真的》;吳軍老師的谷歌方法論,使我意識到智能時代需要升級思維方式,上帝喜歡笨人;而何帆的讀書俱樂部,用“六經注我”的讀書方法,把散落在各個學科的知識精華,整理成“通識七藝”和“通識七觀”;寧向東的管理學課,使我學到了經典的管理學體系,有破局而出的意識;還有武志紅的心理學課,幫我洞察內心,跳出人生輪回,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
至于羅胖嘛,他說自己是最會賣貨的商人,無論我們對他有怎樣的評價, 但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拉低了學習成本,用一頓飯錢就能聽北大、清華的知名講授講一年的課,的確是一筆劃算的投資。不過話說回來,羅胖給自己的定義是“知識服務商”,他提供了不同類型的產品,而我們無需照單全收,按需選擇即可。
2、Susan&理性知識社群
“大歷史”是今年學習的重點,通過Susan的知識社群和謝田老師的人文課堂,了解了很多進化、心理學、歷史的相關知識,再結合腦科學的基礎知識,我第一次感覺到知識是相通的。此外,學習也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有了一些基礎知識,再根據興趣點,不斷深挖,將新舊知識串聯起來,這樣慢慢地積累,最終才能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架構。
3、李松蔚&心理學
今年,我的認知模式產生很大變化,這些都收益于李松蔚老師的影響。他看問題的視角獨到,使我大開腦洞。主客分離、反饋的自我循環、系統論及悖論,這些具有可實操性的方法,可以幫我從不同維度去思考。而且因為經常談論李松蔚和心理學,我還交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朋友,我們抱著一起去找尋答案的心態來討論問題,不斷提取學到的知識,加深記憶,建立鏈接,學習質量也提升很多。
三、17年總結?主動
1、變靈活
如果你問我這幾年最大的進步是什么?我覺得就是反思能力。從去年的每月總結,到今年的每日總結,要求自己每天有收獲,有思考,有輸出。哪怕只是學到了一個好的句子,也要記下來,想想是哪里觸動了自己?有時寫作的時候,明明腦子里有了構思,動筆后,還是會出現前后文內容不相關,邏輯混亂等問題,需要反復修改。由此,我明白了,即使做了充足的準備,可能還會出現一些突發狀況,哪怕這次很順利,但不代表下次依舊順利。所以,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先不要自責,而是及時總結反思,暴露出的問題,想辦法解決。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感覺自己的想法“活”了,不再認死理,那么矯情。
2、變復雜
其實所謂個人成長,有些是知識和技能的完善,有些是性格的磨練,但還有一個維度就是“變復雜”。很多道理都是相互矛盾的,因為真實世界本來就充滿矛盾,所以需要我們有一個復雜的思考系統,全盤考慮。
3、變主動
掌握選擇的主動權,明白自己有選擇的權利,但會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讓知識為已所用,而不是被知識所累;認清邊界,是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不是被制約,猶豫不決。主動選擇,就意味著主動去淘汰一些不好的選項,保留好的內容,這樣大方向才會越來越好。
四、18年展望?行動
總結了17年的基本情況,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希望在18年有所改變。
1、成長主題:行動
18年是自我成長的第四個年頭,近幾個月,愈發覺得說一千到一萬,不如一個實際的行動。從知道到做到,其實沒有想象的這么難,古典老師也分析道:
你知道而不行動,很多時候就是缺少點兒心力。從學習到行動,其實是一個上腦、上心,再上身的過程,你只有真真正正地學會了,做到了,才能讓自我技能提升。
說到底,我需要讓知識穿過身體。
2、兩個告誡
-不貪心
目前自己最大的問題是貪心,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想讀的書,想學的課程,因為做不到而焦慮,但是需要做這么多的事情嗎?能不能精簡一點?如果把精力集中在一兩件事兒,努力把它做好,其他少做一些,又有什么問題?作為一個終身學習者,人生之路很漫長,仔細算算,哪怕一年把一件事做好,這一輩子估計也能做成不少的事情。所以,不要有太多的貪念,與其花盡心思去做時間管理,不如集中精力,踏實做好眼下最重要的事兒,然后給自己留一些喘息的時間。
-不將就
靈活應變和恪守原則相互矛盾嗎?在我看來,沒有矛盾。我需要有一些自己的原則,在不觸及底線的情況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是,現在的自己,靈活性很好,而缺少原則,太過考慮他人的感受,而忽略自我,為什么沒有勇氣去拒絕?伴隨著自己內心的不斷強大,無需太過介意他人的想法,勇敢地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