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水滸傳》人物系列評論文章的初衷,是想寫宋江和林沖——寫宋江,是因為他作為梁山好漢里的一個政治家,足夠復雜,足夠悲劇;想寫林沖,是因為他的普通,不過是一個想過好自己平凡小日子的棍棒專業人員,他的命運最能引起我的共鳴——可是寫著寫著,有些原本沒想寫的人物也來到了我的筆下,一直想寫的宋江反倒沒有寫。可是,即便如此,在想寫的人物里,從來沒有出現過扈三娘的影子。
扈三娘,外號“一丈青”,家境好,獨龍岡扈家莊扈太公的女兒,長的也漂亮,《水滸傳》里她的幾次出場詩都寫得濃墨重彩:
“蟬鬢金釵雙壓,鳳鞋寶鐙斜踏。連環鎧甲襯紅紗,繡帶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亂砍,玉纖將猛將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當先出馬?!保ǖ谒氖嘶兀?br>“玉雪肌膚,芙蓉模樣,有天然標格。金鎧輝煌鱗甲動,銀滲紅羅抹額。玉手纖纖,雙持寶刃。恁英雄烜赫,眼溜秋波,萬種妖嬈堪摘。漫馳寶馬當前,霜刃如風,要把官兵斬馘。粉面塵飛,征袍汗濕,殺氣騰胸腋。戰士消魂,敵人喪膽,女將中間奇特。得勝歸來,隱隱笑生雙頰?!保ǖ诹兀?/blockquote>不光長的好看,武藝也是了得:在一打祝家莊時,只十數回合就讓矮腳虎王英招架不住,捉了過去;然后是歐鵬,“原來歐鵬祖是軍班子弟出身,使得好一條鐵槍”,卻也討不著她的半點便宜;接下來是馬麟,“兩個都會使雙刀,馬上相迎著,正如這風飄玉屑,雪撒瓊花”……也就是說,幾個梁山好漢車輪大戰扈三娘,都沒占到半點上風。后來投靠了梁山,也是屢建奇功。在祝家莊上,如果不是林沖及時趕到,宋江都差點被他捉了去!
她從小許配給祝家莊的祝彪,也算是門當戶對。這祝彪長得也是一表人才,武藝也好,兩人很是般配。如果不是梁山好漢三打祝家莊,扈三娘的丈夫也就是他了。
說起梁山好漢攻打祝家莊這件事,站在梁山好漢這一邊,當然祝家莊是地主惡霸,官府的幫兇(如果這么說,梁山好漢后來還被朝廷招安了呢,怎么算?),攻打它是天經地義;可是在祝家莊到的角度,那個盜匪遍地、官府兵弱,不能有效保護平民百姓的時代,自己建立武裝來保境安民,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否則,乖乖地被“借糧”,不要說被官府追究下來有“通匪”的嫌疑,就是任人宰割,下場也可能極悲慘的——扈家莊后來的結局,就是一個明證。
宋江也說了:
“我也每每聽得有人說,祝家莊那廝要和俺山寨敵對。即目山寨人馬數多,錢糧缺少,非是我等要去尋他,那廝倒來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勢去拿那廝。若打得此莊,倒有三五年糧食?!保ǖ谒氖呋兀?/blockquote>也就是說,打祝家莊不是出于道義那么簡單,也有現實利益上的考慮。所以他們之間的沖突沒有誰對誰錯之分,只是不幸站在了對立面而已。
這扈三娘一出場就出盡了風頭,卻也倒了霉——她碰上了林沖。
“那來軍正是豹子頭林沖,在馬上大喝道:‘兀那婆娘走那里去?’一丈青飛刀縱馬,直奔林沖,林沖挺丈八蛇矛迎敵。兩個斗不到十合,林沖賣個破綻,放一丈青兩口刀砍入來,林沖把蛇矛逼個住,兩口刀遇斜了,趕攏去,輕舒猿臂,款扭狼腰,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挾過馬來?!?/blockquote>林沖勝得如此輕易而舉,固然是他的武藝高強,但是不是也占了前期車輪戰的便宜?
她這一被抓,扈家莊投鼠忌器,自然不能再和梁山作對,反倒“牽牛擔酒”來山寨賠罪,后來祝彪前來投奔,也綁了獻于梁山。反倒被黑旋風李逵“只一斧,砍翻祝彪頭來,莊客都四散走了。李逵再輪起雙斧,便看著扈成砍來。扈成見局面不好,投馬落荒而走,棄家逃命……李逵正殺得手順,直搶入扈家莊里,把扈太公一門老幼,盡數殺了,不留一個?!?br>
要說梁山好漢們做的有爭議的事情不少,但最失德的是這件。當然,有人或許說,這是李逵的一人所為,他一貫莽撞,殺人如麻,怨不得別人??墒?,作為梁山實際掌權者宋江得知這件事后又是怎么處理呢?
“宋江道:‘你這廝違了我的軍令,本合斬首,且把殺祝龍、祝彪的功勞折過了,下次違令,定行不饒?!?/blockquote>人家的一家老小的性命,竟然被這一句話輕飄飄地帶過了!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做下了這樣有違天良的過后,宋江竟然把扈三娘許配給了又矮又丑又猥瑣的王英!不愧是玩政治的,這份厚臉皮就少有人能及!本來,梁山上的人都以為他是給自己留著的(或許他真有此意,被李逵說破不好意思了?),也有的網友說應該許配給林沖,要我說,他沒許配給李逵就證明他的心還沒黑到底。不過平心而論,宋江這手確實玩得漂亮,不光王英從此對他是感恩戴德,百依百順,“眾人皆喜,都稱頌宋公明真乃有德有義之士?!保ǖ谖迨兀┛墒撬谓?,對扈三娘呢?難道沒有一點愧疚嗎?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扈三娘盡管不情愿(她要情愿就怪了),還是“見宋江義氣深重,推卻不得……只得拜謝了?!?(第五十回)不光如此,自此以后還就死心塌地跟著梁山和王英出生入死了。
扈三娘,你生得如此英雄了得,難道真的只是個沒有心肝、徒具其表的木頭人嗎?
對于扈三娘如此奇怪的選擇,網上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說主要她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癥”,有的說她反映了古代男權社會中女人任人擺布的低下地位;有的說她根本不知道被滅門的事,有的說她是在默默忍受悲痛,有的說她對王英產生了感情……這些說法都有道理,但都無法把我完全說服。我想,沒準她只是施耐庵的一個敗筆呢。不管怎么樣,我都對這個人物沒什么興趣。
直到我今年重讀喬治?馬丁的魔幻小說《冰與火之歌》,讀到珊莎?史塔克被迫嫁給“小惡魔”提利昂?蘭尼斯特時,我突然想了起她。雖然兩本書題材不同,時代不同,兩個人的種族不同,性格也不同,但這兩個女孩子的命運是如此相似,而且表現也相似——珊莎一直在父母的關愛下長大,長相甜美,性情溫婉,滿腦子都是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最大的夢想就是嫁給王子,成為瑟曦?蘭尼斯特那樣的王后;她的夢想是如此強烈,以至于將父親的計劃告訴給了王后,使得父親在權力斗爭中落敗,與他們一起來君臨的人幾乎被全部屠戮,她的父親也被她的王子斬首,她本人則作為人質留了下來——夢醒了,才看清現實是如此的冰冷和殘酷!
后來,蘭尼斯特家族為了攫取她作為臨冬城潛在繼承人的身份,把她嫁給了提利昂?蘭尼斯特——一個丑陋、刻薄、好色的侏儒!一個羔羊身陷在狼群里,她能怎么做呢?那就是把自己的真實想法深深地藏起來,用從小養成的禮貌作為鎧甲保護自己,哪怕被人當眾扒光上衣,或者被領到她父親的首級旁,說要把她的哥哥的首級也掛在這里,或者侏儒準備行使他作為丈夫權利的時候,她都沒有卸下她的鎧甲,仍是一副逆來順受、溫婉有禮的樣子;因為她知道,這才是她避免更大傷害、活下去的最好方法,只有活下去才有彌補自己過錯、為家人復仇的希望。
美劇《權力的游戲》里的珊莎·史塔克其實想想,扈三娘何嘗不是這樣?她英武神勇的出場,讓我們幾乎忘記了她這時才是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在古代的女孩子,過了二十歲就出閣了——從小家里嬌生慣養,由她舞刀弄槍,滿腦子都是在疆場上建功立業和男子一爭短長的夢想,可是當她痛定思痛,一定無數次地深深自責:如果不是她的貪功冒進、被擒成為人質,他們扈家莊也就不會那么輕易地自縛手腳,以致稀里糊涂落下被滅門。可是大錯已經鑄成,她一個小姑娘又能怎么辦呢?自殺嗎?首先,有哪個青春正盛的人愿意死呢?就像歌詞里唱的那樣:“還沒開放就要枯萎嗎?”而且,死又何益呢?不如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能有報仇的希望,才能看到那些仇人落到什么樣的下場。抱定了這樣的心思,終于嫁給誰,什么宋江、林沖,還是王英,又有什么區別呢?不過都是仇敵中的一個罷了。所以,后來她的努力拼殺,一方面是為了證明自己,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存自己,同時,也是加快梁山覆滅的一種方式——后來梁山好漢的結局表明,他們的失敗,恰恰是因為他們太強大了,雖然戰勝了強敵,卻引起了朝中的權臣們更大的猜忌——這,才是最最致命的。
我無法知道施耐庵筆下扈三娘的形象為什么是這樣,但是,珊莎?史塔克卻為我提供了另一個解讀她的方式,使她在我的心目中立體、鮮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