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仔細算算,已經而立之年的我們,剛剛經歷了人生的第3個十年,這3個十年里,多半是在校園里,7歲到23歲,兩個十年的交接更替。頭一個十年里,從出生到上小學,現在想來,這是一個多么不易又潤物細無聲的過程。現在女兒兩歲7個月,從出生到現在,經歷了說話、走路、跑跳等等過程,通過眼睛、耳朵、鼻子、手、腳等學習所有未遇到過的一切事物,只要是“未曾有過的”,眼睛所到之處都會問,這是什么,為什么,現在竟然學會了表揚家人,諸如媽媽你太好了、媽媽你太棒了之類的,喜歡追著其他大孩子一起玩、很少會尿褲子了。這一切都是在“家庭”這個溫暖而又熟悉的環境中慢慢學會的。幾個月后將去幼兒園,她將走出家庭這個舒適區,學習融入“外界”。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中到大學畢業,兩個十年,從一個小小的人長成了社會人,“我的孩子”將變成“她”。
十年前,剛剛大學畢業,沒有仔細規劃過自己的未來。只要能夠養活自己、能夠跟相愛的人過一輩子就好。大學剛剛畢業那年,本來無心備考體制,一心想要在企業工作,但是執拗不過父親的堅持,回家備考一個月,結果可想而知。那之后,手里拿著父親給的700塊錢就開始了一個人的生活,在服裝、建筑管材、移動等都試過,最后到一個土特產店做起了銷售,工資一個月800元,吃住外基本沒有剩余。4個月時間里,每天步行半個小時上班,吃8元錢一份的快餐,好幾天都不吃一頓像樣的肉,想漂亮衣服時就到之前的服裝店幫忙,試穿剛剛到新款,就羨慕那些要花費我一個月工資才能買一件衣服,而她們一次就買幾件的買主,我想要過上她們一樣的生活,所以辭掉第一份工作。最初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就先不管到底想要什么,而是去沖去撞、去磨去練、去看去走,慢慢地,就知道想要什么了。第二份工作是會計,面試時候才知道,是本地第一家裝修中的德克士,所有管理層培訓回來后,從店面清潔、開業、宣傳、策劃活動、到穩定經營,每一個環節都認真去做,什么都想去嘗試都想去參與,也是這股勁,3個月后不再做會計,而去做企劃,半年后升任值班經理。除了工作能力上得到了肯定,最大的感觸是,跟大人打交道后變開朗了,跟小朋友接觸后變柔軟了。所以,不管是什么行業,說我不行或我不喜歡,那是因為還沒有深入到它的本質里,感受不到它帶給你的成就感,或者說實實在在的好處。后來,為有一份體制內的工作,就到離家幾百公里的地方歷練1年,去之前沒有跟父母家人商量,街道通知后,就帶上行李一個人去了那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盡管吃、住、語言、習慣都又很大不同,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進過努力,最終實現了那個目標。將來你要怎么發展、過什么樣的生活,不必滿世界的征求別人的意見,看準了,就義無反顧,哪怕失敗了,努力的過程也讓自己變得勇敢和堅強。
十年里,與曾經以為可以一輩人分開、開始了一個人的遠途、開始一份體制內的工作、結婚、買房、生子,得到時不驚喜,似乎一切都像是安排好的,安心接手就好。但是,然后呢?十年后呢?
過著拿固定工資,吃喝不愁,但是不敢有更大奢望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的生活?孩子原本可以上更好的小學、中學、高中和大學,但因為這里沒有更好的學校可供選擇而只能將就?或者遇到一家自己喜歡的服裝店卻因臃腫的身材不甘心的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