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白說》目錄,已被深深吸引。
歲月,活著不是非贏即輸
價值,得失不是非有即無
溝通,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態度,進退不是非取即舍
時代,真相不是非此即彼
【讀“白”】我們不是每時每刻都在參加辯論比賽,很多A或B的答案也無法進行選擇。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和我們的血液里,的確有一種“二元對立”的基因,使我們“和諧”起來很難。要么對要么錯,凡事都得劃分個陣營。
生命不只是使用,還需要獎勵。而我們對生命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態度?我們的口號是“活到老,學到老”,其實往往是“活到老,掙到老”,賺錢永遠沒夠。
【讀“白”】好多國人去了泰國旅游后都很喜歡泰國,除了風景、水果、氣候,更多的是喜歡那里的慢生活、慢文化,因為在國內浮躁的大環境下,不自覺地會滋生“活到老,掙到老,賺錢沒夠”的心態,你不敢慢下來,一旦慢下來,就會有萬人奔騰擦肩而過的壓力感。
但有閑不會閑,只是為了打發時間,也依然離成為生命的貴族太遠。
【讀“白”】生命的貴族,生命不只是使用,還需要獎勵,生命不只是時間軸,還有等級線。生命的貧民,每天做的都是“有用”的事兒,吃藥,立見療效;看書,成功學走起;求子,找觀音;發財,拜財神。生命的貴族,經常做“無用”的事兒,運動,強身健體;讀詩,仰望星空;發呆,與自己對話。做些無用的事兒,是對生命的獎勵和激勵。“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為什么我們從來不教“十有八九”時的心態和應對能力?十之一二的成功,被看得及其重要;十之八九的挫折,也被放大到無以復加。
【讀“白”】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身邊的人經常會教你十之一二如何成功,而那八九的不如意卻少有人教你如何去面對。事實上,如何面對人生的不如意,也就是你的逆商指數,才是決定那一二出現概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