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薔薇下的陽光,今天薔薇想來和大家分享下面條的做法,平日里,我也是比較喜歡吃面食的,尤其是面條,什么炒面,炸醬面,都喜歡!一般在生日的時候,都會吃面,長壽面哈哈!看完下面的一定會口水直流了哈哈!我都有些餓了呢!
面條營養價值
面條起源于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歷史。面條是一種制作簡單,食用方便,營養豐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為世界人民所接受與喜愛。面條一種用谷物或豆類的面粉加水磨成面團,之后或者壓或搟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壓,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條狀(或窄或寬,或扁或圓)或小片狀,最后經煮、炒、燴、炸而成的一種食品。花樣繁多,品種多樣。地方特色極其豐富,又如慶祝生日時吃的長壽面以及國外的香濃意大利面等。好吃的面條幾乎都是溫和而筋道的,將面食的風味發展到極致。
第一道:炸醬面
原料:手搟面,五花肉
輔料:食用油適量,白糖一勺,大蔥半根,大蒜4瓣,黃瓜一根,豆瓣醬300克,料酒適量
做法:
1、把醬倒入碗中,切蔥花姜末備用。
2、肉切成小丁,鍋里倒一點油,放入肉丁,放入一點料酒,煸炒至肉丁變色出一點油。
3、肉丁撈出,在煸出的油里放入蔥花姜末炒香。
4、放入醬翻炒,讓油和醬慢慢看融和炒香,放入炒好的肉丁,肉丁和醬翻炒均勻。
6、鍋里加水,改中小火,放入糖。
7、湯汁慢慢變濃稠,關火。
8、黃瓜切絲備用。
9、面條煮好撈出,放上菜碼,澆上炸醬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第二道:油潑面【流口水啦】
原料:寬面條
輔料:油適量,娃娃菜一根,豆苗一小把,小蔥3根,小紅辣椒2個,肉松一勺。
做法:
1、小蔥切碎,娃娃菜切成大小合適的塊。豆苗要摘去須根,洗凈瀝水。
2、鍋里加清水,大火燒開后,加一小勺鹽,再放入鮮面條,煮至七八成熟,就是煮至面條里有一點白芯。將豆苗和娃娃菜扔入鍋中,待鍋子再次沸騰即可將面條和娃娃菜豆苗撈出。
3、面條、娃娃菜和豆苗撈出之后過涼水,然后瀝凈水分。瀝水之后的面條放在大碗中。
4、在面條上分別放上蔥花、芝麻、紅辣椒、肉松、鹽,再淋上適量的蒸魚豉油。
5、重新起鍋,倒油,油要多一些,大概是平時炒菜用量的兩倍,燒至油微微冒煙,將熱油淋在面條上面,食用前拌勻。
第三道:擔擔面
原料:面條,豬肉餡
輔料:食用油適量,鹽一勺,糖一勺,辣椒面適量,醋一勺,醬油一勺,蔥花一小把,芝麻醬或花生醬適量,蒜末適量,芽菜適量。
做法:
1、鍋中注入油,爆香蔥,蒜碎,下入肉餡煸炒均勻。
2、烹入料酒,加入醬油 糖煸炒均勻。
3、下入芽菜繼續翻炒均勻即成臊子。
4、把辣椒面和芝麻放入小碗中。
5、鍋中注入有燒至6成熱,將熱油澆在辣椒碗中,攪拌均勻即成油辣子。6、醬油 糖 醋按10;5;1的比例調拌均勻,倒入鍋中,煮開即。倒出晾涼。
7、取一碗加入適量的芝麻將 特質醬油 鹽 雞精 花椒粉 蔥碎 蒜碎 油辣子成料汁。
8、鍋中注入水,燒開下入面條煮熟,料碗中,加入一勺煮面的湯。把調料沖開,將面條撈入湯碗中。
9、澆上肉末臊子,加入花生碎,用香菜點綴一下即可。
第四道:熱干面
原料:鮮面條,榨菜,酸豆角
輔料:小蔥2根,芝麻醬適量,香油一勺,老抽一勺,生抽一勺,辣椒油適量。
做法:
- 鮮面條加一湯匙香油拌勻。
- 入蒸鍋大火蒸10分鐘。蒸好的面團用筷子抖散至晾涼。
- 榨菜,酸豆角小蔥切碎。
- 喜歡吃辣的,可以把榨菜和酸豆角里拌入辣椒油或辣椒醬。最后,把芝麻醬,用香油,老抽,生抽,鹽拌勻。晾涼的面從新放入鍋中,煮大約1分鐘,熟了即可,不要煮太軟。撈出后盛入碗中,澆上拌好的醬汁,撒上榨菜,酸豆角和香蔥,趁熱拌勻即可。【口水嘩啦啦地流,剛吃完飯的我又餓了。】
第五道:打鹵面
原料:面條適量,西紅柿1個,雞蛋2個,青豆100克。
輔料:油適量,鹽一勺,小蔥兩根,糖兩勺,醬油一勺,水淀粉適量。
做法:
1、西紅柿去皮切丁,雞蛋打散備用。
2、炒鍋倒油爆香蔥姜,加入西紅柿和青豆翻炒,加入適量的清水。
3、大火煮開加少許糖和鹽,加入醬油,煮上10分鐘。
4、繼續煮至2分鐘后淋入水淀粉勾芡。
5、淋入蛋液攪拌,攪拌均勻關火成為打鹵汁備用。
6、鍋中水燒開放入面條煮熟,然后把面條過涼水。7、面條盛入碗中澆入打鹵汁即可食用。
第六道:蔥油面【以前在沙縣常常吃這個,好吃,做法又簡單】
原料:面條
輔料:蔥花一把,生抽2勺,食用油適量。
做法:
1、把香蔥切細放進碗里,加入生抽。
2、燒熱油,倒入碗里。
3、把煮熟的面條挑到碗里,然后把面拌均勻即可
以上幾種面條薔薇最喜歡炸醬面,因為里面可以放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且又好吃哈哈!下面來介紹中國十大榜上有名的面條吧!
1.像上面的熱干面是武漢有名的:武漢熱干面既不同于涼面,又不同于湯面, 面條事先煮熟,過冷和過油的工序,再淋上用芝麻醬、香油、香醋、辣椒油等調料做成的醬汁,增加了多種口味,吃時面條爽滑有筋道、醬汁香濃味美,讓人食欲大增。
2.上面說的炸醬面是北京有名的: 流行于北京等地,由菜碼、炸醬拌面條而成。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后做炸醬,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黃豆制作的黃醬或甜面醬炸炒,即成炸醬。面條煮熟后,撈出,將水瀝干,澆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面(鍋挑)。也有面條撈出后用涼水浸洗,瀝干,再加炸醬、菜碼的,稱“過涼面”。
3.山西面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據可考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刀削面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歡迎。
4.河南燴面: 河南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燴面按配料不同可分為:羊肉燴面,牛肉燴面,三鮮燴面,五鮮燴面等等。
5.蘭州拉面: 蘭州人請遠道而來的客人吃的第一頓飯,一定是蘭州牛肉面;要離開蘭州的人,臨走前也不會忘記再吃一碗牛肉面。因為牛肉面是最有蘭州風情的特色食品。在蘭州,清真的牛肉面館隨處可見,綠底白字有星月圖案的布幌飄揚在街頭巷尾。現在,蘭州牛肉面已經乘著“西北風”在全國各地安家落戶,其它城市的牛肉面館都掛上了正宗“蘭州拉面”的招牌。其實牛肉面的精髓不只在手工拉面,給食客帶來的是面、湯、肉、味、色合而為一的享受。【現在發現正宗的蘭州拉面很少了,吃過很多家,覺得自己家那邊的一家蘭州拉面味道依舊很好,是小時候的味道!】
6.杭州片兒川: 片兒川面是杭州奎元館老店歷史上最具名聲的面點之一。已有百余年歷史,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館首創,其特色在于雪菜和筍片的鮮美,讓食客吃后回味無窮。是杭州市民最喜愛的日常小吃之一。
7.昆山奧灶面:奧灶面深受顧客歡迎,首先在于湯面有特色。它繼承傳統做法,用青魚的魚鱗、魚鰓、魚肉、魚的粘液煎煮提出,所以味鮮異常。其次在于餃頭有考究,爆魚一律用青魚制作,鹵鴨則以“昆山大麻鴨”用老湯烹煮,故肥而不膩。
8.鎮江“鍋蓋面”,又稱伙面,湯清面軟,不粘不亂,青頭鮮嫩,經濟實惠。是鎮江家喻戶曉的面食。被稱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以獨特的配方、奇特的工藝、混合型的口味,2009年10月在天津“第十屆中國美食節暨第八屆國際美食博覽會”上,喜獲“中華老字號百年名小吃金鼎獎”,已成功申報為市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9.四川擔擔面:上面已經提到過了,四川擔擔面是四川的獨特風味。擔擔面是四川的一道名小吃,已經有上百年歷史。當年挑擔擔面的扁擔一頭是個煤球爐子,上面一口銅鍋。銅鍋隔為兩格,一格煮面,一格燉雞;另一頭裝的是碗筷、調料和洗碗的水桶。賣面的小販用扁擔挑在街上,晃晃悠悠地沿街游走,邊走邊吆喝:“擔擔面——擔擔面——”喜歡擔擔面的一聽到這種熟悉的叫賣聲,趕緊叫住小販說“來一碗”。那么你只要付點小錢,就能品嘗到這種美食了。
10.吉林延吉冷面:蕎麥面上蓋著牛肉、蘋果、泡菜,上桌前從大桶中舀一勺冰涼酸甜的湯料,滿滿的一碗涼爽。這是延吉冷面留給很多人的印象,而似乎也只有這樣做出的冷面才是最正宗。冷面講究的是湯清——牛肉湯定是要將浮油撇清的;涼爽——無論是湯還是面,都要冰涼后食用。只有這樣,才能將夏日的炎熱統統拋到“面鋪”外。
最后,薔薇來介紹下我們南潯古鎮的雙交面,便宜又好吃,真的,以前讀書的時候每次都會去吃,真的很好吃哦!南潯古鎮里的雙交面,面條比一般面條細、韌、爽、滑,可以佐以各種澆頭,不過最喜歡的還是簡簡單的雪菜面,湯色清靚,鮮美……有機會親們一定要去南潯古鎮逛一逛!
今日就到此啦,明天薔薇會為大家介紹南潯古鎮的美食,敬請期待哦!謝謝!喜歡就點個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