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的第一天,依然是不到七點就醒過來起床洗漱,懶得換衣服去食堂,在寢室沖了一杯黑芝麻糊加燕麥,接著看沒看完的小說。是郭敬明的《夏至未至》。
昨天考試完最后一門會計基礎,下午去了學校的圖書館一口氣借了七本書,其中的《夏至未至》是我一直就想看未看的。時間拉回到一年多以前,是大家心里都再熟悉不過的高三,因為鋪滿高高的堆起的書而顯得格外昏暗的教室,電風扇在一個個昏昏欲睡的午后吱吱呀呀的響,加劇我的困頓,語文老師抑揚頓挫的聲調企圖讓班級的氣氛活躍一點兒,我總是時不時發(fā)呆,時不時望望窗外,手里的高考語文復習資料總是在發(fā)現(xiàn)來的第一時間就被我翻了個遍——閱讀板塊的小說和散文總是想在第一時間看完。
就是在那個時候,我第一次看到了《夏至未至》。
其實坦白來說,郭敬明寫的東西是能夠打動我的,或者說,《夏至未至》是有打動我的。當時我們的復習書上節(jié)選的一段就是小說的引子部分:高考結束后,小司和之昂簡短的對話,還有那穿插在各個對話之間的很小四的旁白:
“這是1998年夏天。
?7月9日.
?天空像是被颶風吹了整整一夜,干凈得沒有一朵云。只剩下徹底的純粹的藍色,張狂地渲染在頭頂上面。像不經意,隨手打飯了藍色的墨水瓶。
暈染開的,千絲萬縷的藍。
……
就像是人死去時離開身體的靈魂。帶著恍恍惚惚的傷心和未知的恐懼。
那些影子像是依然留在空蕩的校園里,游蕩著,哼著青春時唱過而現(xiàn)在被人遺忘的歌。
那些人終于走了,帶著三年時光的痕跡消失在了城市的各個角落并最終會消失在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的每一個地方。
暮色四合?!?/p>
這最后的兩段我是最喜歡的,就像那個時候坐在課桌前昏昏欲睡的我在看到之后像是驚醒一般清醒過來。我也知道啊,像是我那位好朋友說的那樣:來年陌生的是某日最親的某某。我也知道啊,像是班主任和教導主任一直強調的那樣,珍惜你身邊共同奮斗拼搏的戰(zhàn)友,這樣的經歷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生一次,考試過后也就后會無期。我也知道啊,現(xiàn)在是最好的時光,就是開年級大會的時候,那個總是一本正經的校長助理在臺上苦口婆心的吶喊:高考成績出來以后你掉的淚,就是你現(xiàn)在腦子里進的水!
我和同伴總是一邊夸張的模仿一邊哈哈大笑,又一邊在心里默默地認同。
我看完這一段,心里想著高考一結束就要買了這本書來看,怎么說呢,他好像簡簡單單的又無比深刻地,輕松描繪出了我想的夏天。
是這樣的吧,畢業(yè)季,暑期,旅行,冰淇凌,西瓜,這些夏天的必備元素沒有出現(xiàn),但是,好像就是那么吸引人呢。
有明晃晃的太陽就夠了啊。
有男女主角就夠啦啊。
有故事就好了啊。
很快的,我也迎來了那個對我來說意義重大的夏天。
現(xiàn)在的我還是會在聊天聊到高考的時候忍不住和同伴聊起結束最后一門英語的時候,全體同學站在警戒線內等候監(jiān)考老師清場的時候,耳旁喧鬧嘈雜,我找到同班同學,和他們站在一起,聽著他們輕松地聊天,偶爾搭上一兩句話。我看著教學樓門口的大門里反光照出我自己,很平靜很平靜?!敖K于結束了”我在心里對自己說,那一刻的輕松,好像前所未有過。
現(xiàn)在想來是很沒出息的嗎——比起許許多多人轟轟烈烈的記憶,我難忘的依然是與考試有關的點滴。俗嗎?可我覺得這就是真真切切影響了我改變了我生命軌跡的一次體驗吶。
把時間線再拉長一點兒,回到高一的時候。那個時候我還剪著一頭齊耳的短發(fā),經歷過了中考的打擊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已經多了一些冷靜和幾分我能夠察覺出的成熟。
某個夕陽時分,我和死黨站在六號教學樓的樓梯上,我們拉扯著上樓。她一本正經的對我說:“你知道嗎,我從來的沒想過自己考二本?!薄拔抑腊?,我也是。“那個時候我們的成績都不盡如人意,尤其是我在班上似乎連前四十名都沒有進過。自然而然地,心情總是很壓抑。在四年之后的大學里,我看到一部很熱的網(wǎng)劇《最好的我們》女主的人設其實是跟我有些像的,尤其是在學習方面。于是我難免會想啊羨慕啊——同樣的情況耿耿就豁達的多,依然很可愛啊。
可能…自卑才是這個世界上最自以為是的事情吧。
忘不了的啊,那一個場景:夕陽從樓道的窗戶里透進來,我和死黨都無比認真的望著彼此的臉,好像多了一個和自己一樣雄心壯志的人,對當下的煩惱和未來的擔憂就減少了一點。
后來,我們都做到啦!
終于,也算是拿著一份對得起自己的成績單進了大學。
我又開啟了人生的一個新階段,除了周遭環(huán)境的變化和新面孔出現(xiàn)在我的生命里,還有心境也是會不斷變化的吧。
我開始知道在大學里最重要的已經不是考試和分數(shù),我會被社團吸引,希望挑戰(zhàn)不一樣的領域;我開始刷知乎,震驚的是原來在當下真的有很多很多比我優(yōu)秀太多的同齡人,而我很急切的希望追上他們的腳步;我慢慢接受了身邊沒有朋友的事實,即使到此時此刻還是會因為自己找不到一個一拍即合的飯友而煩惱;我開始有了很多遠大的目標,那些個目標由近遠,漸漸勾勒出我理想的未來的模樣。
我豪情萬丈,準備大干一場。
“有哪些大學生必讀的書和電影?”,“大學四年應該如何度過?”…還有許多與此類似的問題的高票答案被我認真收藏,盡管事后似乎并沒有認真完整地讀過一遍,更別說付諸實踐了。
其實我又是懂的啊,我知道大學要多讀書,學好英語,練好字;我知道要多參加校內活動鍛煉自己的能力;后來我還知道了那些說大學成績不重要的根本都是屁話,大學的專業(yè)成績也非常非常重要;道理我都懂啊,然而這個學期的數(shù)學62分也是事實啊。
就像《后無期里》的臺詞:聽過了許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就像那些我們嗤之以鼻的雞湯文里的最后一句:最可悲的莫過于胸懷大志卻又虛擲光陰。
我自知非常幸運,因為能夠通過網(wǎng)絡看到一些這個世界上有的美好和善良,看到這個世界的遼闊,以及對比之下我的渺小。所以我有目標去追,有榜樣在引路,有未來可以期待。然而,挫敗的是我的表現(xiàn)——那似乎總是與自己期望所大相徑庭的表現(xiàn)真讓人難過啊。
做不到啊。
在這個班級,與除室友之外的同學里熟悉的寥寥無幾,其中有一個本來上大學之前以為會在一個寢室于是有一點兒互動的同學,卻因為出乎意料地沒有在一個寢室也關系非常之淡漠,甚至…我覺得她不太喜歡我??赡苁俏蚁攵嗔税?,不過見面都不會有點頭之交的互動也確實是真的。
我骨子里就是一個要面子且高傲的人啊,于是在想起這些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的告訴自己,若干年以后他們一定都會巴不得和我熟絡的要死——會為曾經和我同窗而感到驕傲吧。這樣想了,心里就開朗起來。
昨天聽室友說起,她的數(shù)學考了90多分。
對我來說還是很打擊的吧。不過想想也確實很合理啊——幾乎每一次我踩著點去早自習的時候都可以看到她已經在非常認真的學習。像是后來的會計課,她也總是非常迅速的回答老師課上隨意拋出的問題。那些,我應該是早就知道了的啊,人家的努力,從來都沒有真正的隱形,所以她的成果也是實實在在無話可說,雖然我承認我不開心。這樣還不夠嗎,我又想起來,在很多次數(shù)學課下課,我都能夠看到她還有幾個同學圍著老師問題目的情景。嗯,沒有錯,那幾個,都是上個學期的獎學金得主啊。
冷靜下來想的時候應該是感到慶幸的吧。至少我知道啦,這些都是公平的啊,認真付出就有收獲。冷靜下來想的時候應該感到汗顏了吧,自己真的沒有為學業(yè)而付出多少實實在在的努力呀。盡管很多次的周末都會去圖書館,那么效率呢?
幾乎每天都要瀏覽一些網(wǎng)頁,其中關注的很多的是一些青年作家或者讓我感興趣的公眾人物,共同點都是年紀輕輕又活得格外精彩,細細扒他們的微博發(fā)現(xiàn),其實他們也有過不那么出色的時候啊,就像最近震驚到我的是張曉楠。
也是一次偶然的刷微博,網(wǎng)頁上推薦了她,于是隨手點進去看,稍稍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原來是新東方總裁俞敏洪的前助理,后離職考上了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生,之后來到央視成為了新聞主播。嗯,我很喜歡這樣滿滿正能量的人生,果斷加了關注。
之后刷微博的時候刷到她寫的,果然是走勵志路線。最近看到她的一篇雜文,說在哥大的時候就想去央視做主持人,跟朋友說起,朋友只是微笑回應。后來她真的去了央視做了主播啊,朋友打電話告訴她:第一次聽她說起的時候絕對不相信眼前的小胖妞能夠做到主播臺的位置。是啊,她為了做主播,回國后從136斤最低的時候減到了80斤。
這簡直不能更勵志了好嗎!
不止她一個啊,我看了一些發(fā)現(xiàn),會打扮的女生都丑過耶,堅持健身身材好的都胖過耶,那些土到掉渣的格言真的是真理——不然也不會爛大街。隨便舉個例子:”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所以,接下來知道該怎么做了吧。我問我自己。
嗯,這一次是真的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