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越發覺得自己淪落為一個沒有勇氣的人。我開始害怕一個人吃飯,覺得所有人的目光都會瞥向一個人的我,我會懷疑他們的談話,那些交頭接耳也許是對我的猜忌,用手掩著嘴的笑也可能是對我一個人的鄙夷,不得不承認,這種無中生有的狀態糟透了,我依賴起外賣,依賴起從食堂打包,依賴起到人不多的地方隨便混完一餐飯,這樣會讓我自在舒服得多。可是一個人在學校走路的時候,一個人到超市買酸奶的時候,一個人抱著快遞回宿舍的時候,一個人坐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所有孤單如影隨形的時候,而我越來越緊張不適的時候,我該怎么勸服我自己,不要害怕孤單呢。
是的,我終于知道,于我最糟的狀態不是孤單,而是害怕孤單。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成為害怕孤單癥候群里的一員的呢,大概是從所有事情都習慣有人陪伴到認為所有事情只有有人陪伴才會做得很開心的時候開始的吧。我無限忽略不是所有陪伴都是天經地義,無限假想所有的陪伴都十分開心,無限放大所有一個人都是苦情孤單,無限忘記存在必定合理,就連孤單也有孤單自己的意義。
是啊,兩個人一起為了一件破事神神叨叨,好像那件事就不那么讓人值得埋怨。兩個人一起浪費時間,好像就連浪費本身也成了一種回憶,所以陪伴是制造快樂的機器。可是這和孤單有什么關系呢,我不能因為一個東西好,就說它的對立面不好啊。
一個人吃飯,打電話給肖抱怨自己無比可憐,然后肖懷著無比輕松的語氣說,我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吃飯、逛街、泡圖書館的,還能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很自在哎。也就是從那時起,我開始真正意識到,于我而言,比孤單更可怕的是害怕孤單。
一個人并不是沒有交流,取而代之的,是更多與自己的對話和更多對周遭的觀察思考。我并不能準確定義陪伴的價值,但我漸漸發現,我可以把它理解為更多人一起使生活有趣化,但這不一定是不全面的,我需要一股力量,不是讓它來左右我該如何前行,而是讓它來幫助我判定,什么是我喜歡的,什么是我可以真正相信的,什么是我需要與之抗衡的。我相信,孤單的價值在這里,使自我更加明確堅強,使思想能夠有自己的味道。你一定有你想聽的,也一定會聽到你不想聽的,喧鬧會使你的心怦怦直跳,這也是我們為什么會從嘈雜喧鬧的環境里逃離,在呼吸到沒有噪音的空氣的一瞬間,感覺安心的原因。
所以我應該要克服掉害怕孤單這個壞毛病,試著不那么害怕獨處,試著在一個人的時光里,依舊可以滿心歡喜地看自己喜歡的書、喝自己喜歡的茶、看自己喜歡的電影,路過自己喜歡的風景,用手機拍一張不那么完美的照片發給肖這個臭丫頭,告訴她:
在怎樣的時光里,我都活得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