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谷雨惜春西園趣
? ? ? 清明昨去百花知,迎來谷雨鳥歡啼。飄飛柳絮繞芳甸,橫出薔薇綻蕊姿。
? ? ? 容顏俏,正相宜。惜花秉燭夜游時。夏春交替鐘神秀,夜宴西園人醉癡。
臨江仙?谷雨雅趣
? ? ? 谷雨瀟瀟知時節,南湖池畔清新。鴨鵝嬉戲樂無垠。翠萍浮綠水,落蕊逗花鱗。
? ? ? 攜手妻兒亭上坐,明前茶韻氤氳。淡香裊裊品鱸莼。壺觴斟雅趣,鄉味醉深春。
? ? ? ? ? ? 谷雨時節話谷雨
? ? ?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之第6個節氣,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斗指辰;太陽黃經為30° ;于每年公歷4月19日-21日交節。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正所謂“春雨貴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谷雨與雨水、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
?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于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谷雨時節,在我國南方地區,往往開始明顯多雨,而特別是華南,一旦冷空氣與暖濕空氣交匯,往往形成較長時間的降雨天氣?;春恿饔蚴悄戏酱河旰捅狈酱汉祬^之間的過渡地區,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劇減少。
? ? ?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古時,臨制四方、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系于北斗。北斗七星是北半球的重要星象,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會出現于北半球天空不同的方位,它是古人定方向、季節節氣的標尺。北斗七星圍繞北極星自東向西轉的規律,我國古代的星象學家把它形象地叫做“斗轉星移”,而通過“斗轉星移”的規律,人們能夠判斷季節節氣時間。即所謂:“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由于二十四節氣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因此這個歷法也稱作“星辰歷”。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季節的標準,稱為斗建,亦稱月建。斗柄旋轉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斗柄從正東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開始,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攝提)。西漢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歷》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采用“平均時間法”(又稱平氣法)劃分節氣。用立桿測影(土圭)在黃河流域測定日影最長、白晝最短(日短至)這天作為冬至日,以冬至日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均分24等份,每“節氣”之間的時間相等?,F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于三百多年前訂立的“定氣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而從定《時憲歷》之后直至今的“農歷”,“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來定的,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劃分為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排序仍把立春列為首位),按黃經度數編排,每15°為一個節氣。
? ? 《天象列星圖》:“北斗七星,近紫薇宮南,在太微北。是謂帝車,以主號令,運乎中央,而臨制四方,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系于北斗。”
? ? 《史記·天官書》中說:“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方,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記,皆系于斗”。
? ? ? 《通緯·孝經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凈明潔也。”
? ? 《群芳譜》:“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惫扔昵昂螅鞖廨^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種生長。
?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
? ?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降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皶r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谷雨最主要的特點是春雨綿綿,有利于谷物生長。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農業氣候意義。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
? ? ? 谷雨的天氣最主要的特點多雨,有利于谷物生長。谷雨時節,南方地區“楊花落盡子規啼”,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告示人們:時至暮春了。這時,氣溫升高較快。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說“春雨貴如油”。谷雨節氣后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
? ? ? 中國古代將谷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于桑。”是說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谷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后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 ? ?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起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如春季以立春(斗指東北,后天八卦艮位)為始點,春分(斗指東)為中點,立夏(斗指東南)為終點。以“四立”為四季的起始適用于反映我國的氣候與物侯。由于地域差異,西方國家入春比我國遲。在西方,是以“二分二至”作為四季起始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西方國家地處較高緯度,離黃赤相交點較遠,以“二分二至”作為四季的起始點比“四立”更能實際反映西方當地氣候與物候。西方這種以“二分二至”劃分的四季比我國傳統“四立”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一個半月。
? ? ? 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說“春雨貴如油”。這時,中國南方華南大部分地區雨水較豐,常年4月下旬雨量約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場大雨一般出現在這段時間,對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長有利。但是華南外的南方其它地區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減輕干旱影響。北方地區是旱地農業;全年降水量少,而且季節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春旱嚴重;應及時春灌。
? ? ? 有關谷雨的習俗頗多,典型如下。
? ? ? 摘谷雨茶:南方有谷雨摘茶習俗,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時節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半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鮮活。傳說谷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這天不管是什么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泡水飲。
? ? ? 祭海:谷雨節也叫做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14]谷雨時節海水回暖,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說:“騎著谷雨上網場?!睘榱四軌虺龊F桨?、滿載而歸,漁民們在谷雨這天要舉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因此,谷雨節也叫作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舊時海邊,村村都有海神廟或娘娘廟,祭祀時刻一到,漁民便抬著供品到廟前擺供祭祀,有的則將供品抬至海邊,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場面十分隆重。
? ? ? 走谷雨:古時有“走谷雨”的風俗,谷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來。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 ? ? 吃春: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人們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說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為紫椿芽、綠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
? ? ? 祭祀文祖倉頡:據說自漢代以來,陜西白水縣谷雨有祭祀文祖倉頡的習俗。傳說中,倉頡創造文字,功蓋天地,黃帝為之感動,以“天降谷子雨”作為其造字的酬勞,從此便有了“谷雨”節。此后每年谷雨節,附近村民都要組織廟會紀念倉頡。
? ? ? 谷雨貼,禁殺五毒,谷雨以后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谷雨貼,進行驅兇納吉的祈禱。這一習俗在山東、山西、陜西一帶十分流行。舊時,山西臨汾一帶谷雨日畫張天師符貼在門上,名曰“禁蝎”。陜西風翔一帶的禁蝎咒符,以木刻印制,可見需求量是很大的。其上印有:“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風。神雞叼一嘴,毒蟲化為水……”畫面中央雄雞銜蟲,爪下還有一只大蝎子。畫上印有咒符。雄雞治蝎的說法早在民間流傳。山東民俗也禁蝎。清乾隆六年《夏津縣志》記:“谷雨,朱砂書符禁蝎?!薄敖钡拿袼追磻巳藗凃尦οx及渴望豐收平安的心情。
? ? ? 谷雨貼,屬于年畫的一種,上面刻繪神雞捉蝎、天師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有的還附有諸如“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持七星劍,單斬蝎子精”等文字說明,寄托人們查殺害蟲、盼望豐收、安寧的心理。
? ? ? 賞花,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賞牡丹成為人們閑暇重要的娛樂活動。
? ? ? ? ? ? ?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