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學歷史后才知道這名曾是輝煌一時的政權。
然而,西夏村和黨項族的西夏并沒有什么關系。
不走出西夏村,都不知道西夏村有多窮,有多落后。
最令人傷腎的是,一條村級公路,三十多年了也沒有修利索。
最開始是泥路,雨天時,單車輪胎裹?滿了泥巴,動彈不得。行人的雨鞋,時不時陷在泥淖里,不可拔。干旱天,塵土一尺厚。一輛手拖哐當哐哐走過,行人變泥人。
后來聽說上級撥款修路了,鋪上了石子兒。這一鋪,石子兒就躺了多年,最后徹底埋進了黃土里,不可尋。想象中的水泥路倔強地留在想象中,死活不肯露臉。
接著孕育了十多年,終于整上了水泥路。村里還裝了太陽能路燈,小驚喜。用腳使勁踩小家碧玉似的村級公路,好不真實。
拉出自行車,一路飛奔去鎮上趕集。不料最后3公里竟然還是泥濘不堪的土路。早知道跑步出門,泥路減震啊。這工程果然有半途撂挑子不干的。
一問,才知道那段路是旁邊村負責修的,似乎是資金周轉問題。
出門往相反方向去市里,又遭遇了幾公里的石子兒路。坐的是電動車,跑完這路,全身酸痛,怕是連拉丁舞的效果就是如此。
一問,許又是資金周轉問題。
別的村,一出門就是水泥路。西夏村,一出門就得挽起袖子,擼起褲腿,帶上草帽,跟下地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