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十分鐘冥想》,感覺又找到了要循環反復聽的音頻。
十分鐘的冥想到底要怎么做呢?第一步是接觸,要知道冥想是什么?冥想不是控制自己什么都不去想,或者讓大腦跟白紙一樣。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馬路邊,看著一輛輛的車駛過,睜開眼睛,還能看到剛才的景象,這就是冥想。書中講“冥想不是思考!它所做的不過是將一道明亮的光照耀在你的心靈上,所以你才更清楚地看到一切”。冥想就是做自己內心的觀察者。
進行冥想的過程中,有的人會感受到自己的內心是陰郁的,總是不快樂。如果我們刻意壓抑我們的不快樂,我們仍不能收獲快樂。書中講悲傷和快樂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當你非得要屏蔽悲傷的時候,快樂也一樣被屏蔽,這兩個東西是一致的。可以想想我們在坐飛機的時候,總是會遇到一大片烏云,但是穿過云層之后,便是藍天。我們每個人內心的深處都是藍天,只不過被我們的欲望、習氣遮擋,他們有可能是白云也有可能是烏云。當這些云朵散去,就能感受到藍天般光明燦爛的內心。
練習的過程中,有的人覺得自己不能夠短時間進入安靜狀態,就會煩躁。可以想想訓練公野馬的方法,重要的是不是力量而是足夠長的繩子。通過這種方式讓公野馬覺得自己是自由的,等他放松就收收繩子,最后達到馴服的目的。人在冥想的過程也是一樣,不要逼迫自己必須五分鐘之內安靜下來,而是慢慢縮短時間。作者說“如果我一直忙于逃離,那么我永遠無法領略到它”。
雖然現在還不能做到十分鐘冥想,但我會嘗試去體驗一下,感受自己最真實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