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0日
新的一年已經過去十天,今天在回南京的火車上剛好可以對前面一年做一個總結,同時也要定一下未來一年的基調。
首先我先復制一下去年元月給自己立的目標“1、做一個靠譜的交互設計師,不浮夸,不糊涂;2、閱讀20本以上書籍,保證質量;3、搭建自己的網站,學以致用;4、帶媳婦兒去6個以上沒去過的城市,吃當地的美食;5、瘦到160斤以下!!!”。
靠譜的設計師這一項我一度以為自己達到了目標。孫老師和姚師父還在的時候我還可以跟他們一樣做事動腦子,做事兒要堅持;我會在地鐵上看書看設計文章看世界;我會在業余時間維護自己的網站分享到微博;我會主動去找設計界的大牛尋求設計解決之道;我還會設計前看競品設計中求教設計后觀察。但是到了接手錢包之后思想上就發生了些變化,不思進取,書不看人不問設不研,對工作也有了消極的情緒;沒有深入研究設計解決之道,沒有深入了解目標用戶,離用戶太遠;不敢將自己的交互設計稿給大家評審,甚至也沒有對視覺稿進行設計評審。最可恨的是還將這些問題歸結于產品歸結于蘇寧,沒有首先從自身尋找問題。
談到以上自己那么多問題,把上面所說的全做到孤寂還是不會讓自己滿意,要滿意首先要對自身對交互設計師這個位置在蘇寧在未來要重新進行定位。這兩天觸動很大,幾個女生個個看起來比我還專業,做的工作比我更細致,就認為產品已經做了交互設計師大部分的工作。其實這樣想對也不對,產品經理和交互設計師的工作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重合的,產品經理負責產品線的整體規劃,像是整個產品的項目經理并且比交互設計師多復雜后臺部分的設計工作;而交互設計師負責體驗部的項目管理,細化產品設計,專注于用戶體驗的邏輯。然后真實情況是產品經理足夠努力完全可以替代初級交互設計師的工作直接進入視覺階段;那么反過來交互設計師同樣可以制定產品設計的方向,誰的工作更細致更全面那么就可以擁有更多的話語權。與此同時我也思考了自身危機感的產生與互聯網整個行業的關系,發現在整個互聯網行業崗位與崗位之間是可以互現穿插,因其低門檻以及降低行業門檻的特性,開發可以做產品經理、設計師、項目經理、運營,同樣其他崗位也可以通過自學入門進入另一個崗位,整個互聯網是降維的戰斗,只要誰掌握了領先優勢建立技術壁壘,誰就掌握了戰略高度,另外對于每個崗位而言前期就是要廣撒網掌握更多的技能,并且在某一崗位占據高地那你就可以掌控整個產業鏈?;ヂ摼W崗位的低門檻是以傳統行業的一個蘿卜一個坑作對比,就是想說明,互聯網思維是廣域的思維掌握的越多才能掌握產品的節奏,局限于某坑是永遠得不到話語權的。那么未來一年就是為了廣度戰斗,產品、視覺、開發、管理,這些都是產品設計師所要做的。
互聯網設計師應該謹記一點互聯網思維是解決傳統行業的思維,不僅是把商品放在互聯網上賣,更多的是解決傳統行業產業鏈冗長復雜封閉的問題,簡化流程友好體驗,打破地域階級時間的限制,對整個行業價值降低成本擴大容量。剛好家里的輪胎店也在革新,我將互聯網產品設計的思維與之聯系,突然覺得一家小小的店鋪完全可以有所突破,首先極致的用戶體驗,我可以將老爸的店面進行形象設計改變小城市輪胎店統一化無差異的問題,從某一公司的形象轉化為自己二十年老店的形象;對已流失的未流失的顧客進行服務前服務中服務后的體驗進行調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如說服務中司機師傅有超過半個小時以上的等待時間,我們是不是可以增加別的服務為司機師傅帶來服務優良的感受,甚至增加別的盈利點;同時擴寬店面的輻射面積,現在的輻射區域只有小鎮周圍,完全可以利用現在發達的互聯網擴大影響力,通過優惠促銷活動,服務理念的傳達來吸引更多的司機師傅來體驗服務;合作共贏,與其他店面進行合作,比如說修車送輪胎券,買輪胎送洗車券,洗車送就餐券,將整個商業區域有機聯系起來,甚至就可以自己做完整個商業區;再往后就是商業模式的復制粘貼,修理行業有其受地理距離限制的特點,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直營店(培養徒弟),加盟店(其他修理店)的方式擴大輻射區域,編織成一張網,每一個顧客在每一家店都能享受到同樣的服務。有合作肯定就會有競爭,當你吸引到同行的注意的時候那就意味著你將要背模仿被攻擊,因此建立服務壁壘才能將自己立于不敗之地。更有可能的是因創造服務的能力來建立戰略優勢。剛好自己花點時間寫一份項目計劃書。/o2o細化點,關注微信公眾號可以尋求急救,
總而言之,設計思維是將自己推向進步推向更高處的決定因素。每一個問題都能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解決,而這個思維方式就是:我能!我去做!
終于該談到讀書了,兩個方面:自學讀書和更高層次的學習。先談更高層次的學習,其實我就是想拿個研究生學歷,然后再看看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就這點我想去姚師父所在的香港理工,之前聽過辛向陽教授的演講,當中提到他在帶領他的學生在優化香港某政府部門的工作流程。雖然他不在香港理工了但我相信其他前輩也是用同樣的思維去理解設計的。如何去達到該目標那就是檢驗我的思維方式的時候了。另一方面的讀書-自學,目前我的看書方式基本上是看一本忘一本,如果說傳統的記筆記的方式能記住核心要點的話,那優秀的快速閱讀是解決期望大時間少的問題,之前跟余夏請教過如何閱讀,她提到首先快速閱讀記住書中要點,然后第二次快速閱讀將當中要點記錄到本子上,最后心里默默回憶當中要點將書中精華牢記于心,當然自己也要去評估當前類型的書目是否適合這種方法。
然后該說行萬里路了,帶媳婦兒玩不用說,還有就是讀書漲知識,行路漲見識;目前相關的見識就是攝影技術了,多看并不重要關鍵是多想,影響拍照幾個維度?相機的參數的熟悉,攝影理念的形成,對拍攝對象的理解,后期能力的強弱都可以決定一張作品的好壞。比如說拍人像,仰拍什么效果平拍什么效果俯拍什么效果,不同的人該怎么拍;如何去學好攝影又是考驗自身思維能力的時候了。
總結與升華,突然發現自己也滿能寫的,那給更多安靜時間去寫東西,分享出去又是提升自己鞭策自己的機會了。
減肥,都說堅持21天就能養成習慣,進擊吧,巨人!
那么一下就是我2016年的計劃了
1,掌握產品經理所掌握的技能
2,熟練編寫前端代碼
3,20本書,并能記住書中要點
4,設計思維的應用,每天寫日記,每周寫一篇文章
5,去6個不同的城市
6,準備去讀研的材料(可以往后一年去,但材料現在就要開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