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倒霉皇帝就是明末農名起義軍的領袖——李自成,在明末李自成能夠一舉拿下京城,坐擁百萬大軍,盛名和口碑在平民百姓中人人稱道,為什么他的大順政權僅僅存在四十多天,自己當了兩天皇帝就被清軍八旗打得慌不擇路?
是清軍太厲害,還是李自成太無能?
野心勃勃的“李闖王”?,不是一天練成的
李自成并不是什么官宦世家出身,本來就是一介百姓,家境普通,家里供他上了幾年學,學得不錯。
后來家里經濟情況越來越差了,李自成不讀書了,在驛站里找了一份差事,吃朝廷飯。
當時的明朝連上前線的士兵都吃不飽飯,哪里還管他這樣的小士卒?
陜西地區的天災、賦稅和自己欠的債務,逼得李自成不得不反,他殺了債主,投到當時著名農民軍領袖高迎祥的麾下。
李自成可不是一個普通沒飯吃餓著急紅眼的農民,他讀過書認識字,喜歡兵法。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他是黨項族后裔,黨項族養馬牧馬,馬術厲害,李自成也有著黨項族獨特的基因,有高超的馬術和箭術。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李自成在拿著鋤頭和鏟子的農民軍中很快成為了佼佼者,自己帶著部隊攻打城池。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李自成率領的部隊本來是普通的流寇,這類部隊有幾個明顯的特征:軍餉全靠搶;戰斗力不強;打不過就降。
要憑借這種部隊打天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的辦法就是改革軍制。
他建立了自己的騎兵部隊,騎兵移動速度快,隨機應變。
他所到的地方不許問農民要糧,不收稅。
他嚴格軍紀,不許部隊士兵亂殺亂搶。
他要的絕對不是一時的勝利,他要這個天下。
失敗了站起來算什么?一敗涂地都能轉敗為勝!
李自成的人生絕對不是順風順水的,他經歷過失敗,而且不是小小的失敗。
有次他的部隊被圍困在陜西車廂峽(狗脊關),暴雨的襲擊,地勢的險要,缺少糧草,人困馬乏。
李自成當時的處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他當機立斷,投降投降。
這是他慣用的一招,也是最好用的一招。
他馬上派人把自己剩下的財寶送到圍困他的明軍總兵陳奇瑜手里,陳奇瑜表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你剛正不阿,你的部下都是這樣嗎?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李自成調轉槍頭把財寶送給了陳奇瑜的部下,一眾將領全都收了他的好處,紛紛勸陳奇瑜接受他的投降。
“一幫烏合之眾還有什么戰斗力?”
“不過就是幾個餓肚子的農民。”
“接受了他們的投降,說不定能壯大我們自己的勢力。”
陳奇瑜聽部下這么說也有些動搖,上疏給崇禎帝,崇禎帝一拍桌子。
放了吧!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陳奇瑜放棄了剿滅李自成最好的機會,解除了包圍圈,把李自成的部隊救上來,給吃的給喝的,準備把他們送回原籍。
李自成開開心心吃飽飯,收拾好武器行囊。
又賄賂了押解他們回鄉的士兵。
陳奇瑜剛轉過身去,他立刻馬上又組織了一個武裝部隊。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這次投降不但沒有讓李自成傷了元氣,反而士氣大增。
在農民軍攻占了明朝中都鳳陽之后,崇禎帝下定決心要剿滅所有農民軍。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洪承疇帶兵進了山陜一帶,李自成遇到了他一生最大的失敗。
李自成帶領的軍隊說到底是由農民組成的部隊,和正規編制的軍隊在戰斗力上有區別,而且他的軍隊是沒有常規渠道的糧食供給。
洪承疇一打,李自成表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退到了川北地區,洪承疇就在屁股后面追,李自成表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洪承疇完全掌握了主動權,李自成表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最后被逼進了西羌地區,那里人煙稀少,沒有城池給李自成搶糧。
洪承疇知道這是他最大的機會,他命令軍隊窮追猛打,近一個月士兵沒有解開過自己的鎧甲。
李自成這回逃也沒地方逃,糧食也不夠,只有拼死一戰。
這一戰,把李自成的幾萬大軍打得只剩下一千多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沒辦法,李自成帶著一千多人躲進了漢中的原始森林里。
洪承疇算準李自成會從潼關逃走,命令孫傳庭在潼關把守,沒過多久,李自成果然出現了。
孫傳庭表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李自成表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李自成只能硬著頭皮和孫傳庭正面硬剛。
結果是他只帶了不到二十人殺出重圍,逃進商洛山。
面對這樣毀滅性的失敗,李自成也沒有選擇放棄,他依舊堅持著,更重要的是:
外掛的上線
在李自成幾乎敗得要回老家種地的時候,他的各種外掛已經續費了。
首先,皇太極繞道蒙古直指京城,崇禎帝要掛了,他命令各地軍隊都回京城勤王。
這讓李自成有了喘息的機會,他從商洛山出來去了河南。
他的第二個外掛也上線了,河南旱災加蝗災,百姓們活不下去,李自成殺進官府,打開糧倉,瞬間得到了河南人民的支持,又招募了幾萬農民軍。
他的第三個外掛一直以來都幫著他,官吏的貪污已經到了無法遏制的地步,政局越是亂,官員心里越是沒底,太平盛世貪點或許看不出什么。
在亂世更體現了錢財的重要性,這是崇禎帝想管也管不了的問題,當官已經迫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鋪好后路,沒有人愿意去當官。
這更讓李自成的優越體現出來,他一直在百姓心中塑造一個,不用納糧交稅,不貪不搶的闖王形象,這就和明朝官吏形成鮮明的對比。
他做得越好,就能反襯出明朝官吏的貪得無厭,罪該萬死。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他的第四個外掛,明朝的財政危機,簡稱: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崇禎帝已經窮到連士兵都養不起了,當兵殺敵在那個時代純粹是為了能吃口飽飯,既然吃不上飯,為什么還要給你當兵?為你守城?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后,幾乎每到一個城池都是由守城士兵打開城門,迎接他進去的。
甚至兵臨京城,廣安門統領太監打開了京城城門,迎接他進城。
崇禎帝的中興之業也走到了末路。
帝王霸業毀于一旦
李自成是個帥才,他有領導、管理軍隊的能力,可他缺少治國之才,他的部隊不適合作為一支國家生力軍。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李自成進京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既不是登基稱帝,也不是安撫民心,居然和平時一樣,去搜皇親國戚和官員鄉紳的家。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把錢搶了以后,還把官員全都送進監獄,嚴刑拷打,要求他們的家人支付贖金。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原本一個所謂的正義之師,在京城卻成了土匪強盜,不想著穩定時局,只想著: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說淺一些,他引起了明朝官員和將領不滿。
說深一些,李自成這么做是想徹底顛覆一個國家的階級體系。
他的政權、他的部隊、他的做法都在傳達著一個信息:我要把所有的明朝官吏全都殺光搶光。
作為有著276年的大型統一政權勢力,是能靠李自成和一支農民軍隊想連根拔起就連根拔起的嗎?
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看出了這個無法調和的矛盾,他選擇了另一個政權——大清。
李自成也明白吳三桂不會投降,他親自帶著五萬軍隊想要和清軍八旗一較高下。
他的部隊其實并沒有他想象的那么堅不可摧。
他引以為傲的騎兵,在清軍八旗眼里不值一提。
他號稱的百萬大軍,有許多并沒有真的打過仗,連刀都沒掂量過幾下。
許多人進了京城立刻被這個富饒的花花世界迷住了眼睛,自己一輩子只知道種地務農,哪里見過這樣的“天堂”?
才不愿意陪李自成繼續玩命。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李自成的軍隊被八旗打得節節敗退,他只好回到京城整肅兵力,為了鼓舞士氣,他迅速登基稱帝,大封手下將領。
可惜沒有任何作用,沒了山海關的保護,京城幾乎不堪一擊。
李自成向西逃去,想回到西安再做整頓,多爾袞并不會給他這個時間。
李自成也根本沒想到自己的失敗會來得這么快,他的農民軍或許面對明軍確實有些威力,但是面對一支長期作戰,受過訓練的正規軍。
就變得脆弱無比,逢戰必敗。
最后在湖北的九宮山遇到了阿濟格的部隊,雖然他逃出了包圍圈,可是誤入了地方的農民軍。
一代農民軍領袖居然死在了農民軍手里,真是天意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