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經歷過“傷痛”
才有可能去“習慣”
現在很多家庭都存在過度保護的情況。也就是說,比起過去,現在對孩子過度保護的情況增加了。
其中一個理由就是,跟過去比起來,現在一個家庭的孩子數量減少了,現在一般只有一到兩個小孩,在以前,經常都是有四五個孩子。有四五個孩子的時候,不可能做到照顧的面面俱到。
實際上,家里孩子多的情況下,很多時候父母都會對孩子說“總之遇到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雖然乍看之下很不負責任,但是事實上,這種讓孩子自己想辦法的行為更能讓孩子成長起來。
而現在只有一兩個孩子的情況,父母總會必要以上的關注著孩子,在現在人際交往逐漸淡薄的時代,父母往往會更多余的關注孩子,關愛孩子,最終導致了寵溺起孩子來了。
寵溺孩子的心情,對于父母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但是,這樣子過度保護,只會讓孩子失去了自立的能力。因此讓孩子接觸外界的危險是十分重要的。讓孩子在磕碰中有所收獲。
這種痛楚,是書本和故事里面體驗不到的,只有在實際經歷了這種痛楚,才會理解到。
我的老家是農村,是十分偏遠的地方,出去外面能看到山,能看到河,能看到海,能看到田。
我在小時候經常跑出去玩。當然也經常會磕到碰到。碰倒蜂巢然后被蜜蜂追趕,這種只有在漫畫上看到的事情,我也實際遭遇過。
現在想起來,無關是否有受過傷,只是對放任自己出外冒險的雙親由衷的感到感恩。
即使受傷,甚至流血了,都依舊讓我出去玩,即使遭遇痛楚,留下鮮血,雙親依舊不感到驚訝。“沒事,這點傷死不了的”他們笑著對我說
經歷過痛楚與受傷,還有失敗,孩子才會習慣這些東西,不會被它們所擊倒。
如果我是在過度保護的環境下長大,那現在的我也不會存在。現在的我即使碰到再痛楚的事情,都會依舊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因為,沒有東西比我過去所經歷的痛楚要更加痛,我已經習慣了。
要不斷讓孩子直面失敗,
即使是受傷也要讓孩子一個人去面對。
自己也能做到的孩子教育方法 第六節
直面“失敗”,習慣“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