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事劉老師老在跟我抱怨班上后面的學生上課不聽講,課后作業也不做,不管“請”到辦公室多少次都一直這樣,問是不是我的課也這樣,我很納悶兒,他們在我的課上表現挺好呀。
我教政治,他教英語,所以我說可能是英語學起來比政治吃力很多,他們不喜歡吧。我們都一直這樣認為,直到昨天他又把一個學生“請”進了辦公室。
學生一進辦公室,他就厲聲問道:“為什么又不寫作業?你到底想怎樣?”
學生低頭不語。
他又大聲說:“到底還學不學?不學現在就回去,免得禍害我們班,你看看你現在這個樣子,你這樣以后會有什么出息。。。”學生還是一言不發,他讓學生給家長打電話,學生哭了,他語氣軟下來了,苦口婆心的跟學生講道理,不好好學習,以后會blablabla。。。
這樣的場景好像重復過好多次,他對待不愿意學習的學生總是這種方式。
其實,我挺喜歡這次這個學生的,長得高高帥帥,也勤快懂事,在班上人緣很好,所以開學第一節課就把他選為我的政治課代表。
這個學生父母離異,他跟著爸爸,但是爸爸外出務工,爺爺奶奶也去世了,他跟著姑姑生活。原生家庭導致了他敏感自卑,感情脆弱,缺乏安全感。這樣的孩子需要關心,更需要肯定。每次我上課都會請他回答問題,不管回答的正確與否,都會稱贊夸獎他,雖然他每次都害羞的低下頭,但是我能明顯的感受到他的喜悅。雖然政治是副科,但是他每次表現好我都會不吝稱贊,所以政治課他越來越積極,每次見到我都會愉快的打招呼。
這大概就是我們的差別。不管什么樣的學生,劉老師總是想先用威嚴“鎮”住他們,然后苦口婆心的講道理;而我,可能年輕的緣故,也看過一些教育類的書籍,不管什么學生,都是試著找出他們的閃光點,真誠的稱贊并鼓勵他們,且很少給他們講大道理。倒不是說我多么優秀,多么有經驗,比起劉老師,我是一只去年才入職的菜鳥,他也不是不好,可能只是教書多年,沒有跟上學生的發展。
一個生活在指責和否定中的孩子,只會越來越自卑,越來越輕易放棄;而生活在稱贊夸獎中的孩子,則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陽光。(當然,這里說的稱贊是適度的、有原則的稱贊。)尤其作為一個教師,在稱贊和否定之間可能會成就、也可能會毀掉一個孩子。
孩子需要稱贊,成年人也同樣需要。當我們完成一個小任務,取得一個小成績,一句簡單的稱贊能給我們莫大的鼓舞,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有效率的去工作,也能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
所以,不論對孩子,還是對周圍人,不要吝惜你的稱贊,一句真誠的稱贊可能給你的生活帶來不一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