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去年夏天時,跟隨我們俱樂部領(lǐng)隊去參觀了防空洞,參觀結(jié)束,順著隊伍繼續(xù)下坡往右走,直到一個小小的空地,那里綠樹蔭蔭,安寧靜謐,在空地中間立著一個墓碑,上寫著:宋宗忠簡公諱澤之墓,那時候才知道,原來家鄉(xiāng)還葬著這樣一位忠良之臣。
宗澤,字汝霖,婺州義烏人。母劉,夢天大雷電,光燭其身,翌日而澤生。澤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進士第。廷對極陳時弊,考官惡直,置末甲。
宗澤有才,曾考取進士,可惜殿試時因為批評當(dāng)下時事弊政,言辭犀利,考官厭惡其過于耿直,被貶到最末一等去了。自隋文帝楊堅創(chuàng)建科舉以來,各朝不乏考場舞弊冤案之事,雖然給了寒門士子們能夠走上仕途一個通道,但畢竟考官主觀色彩太濃,常常埋沒了一些有學(xué)之士。
宗澤便是這樣一位胸有丘壑的直臣,對于歷史上諸多名留史冊的人物,我最佩服兩類人,一類是通達事理如子貢,一類便是坦蕩入世如宗澤。有一次呂惠卿命宗澤去巡視河道工程,命令下達的時候,宗澤的長子剛剛?cè)ナ溃墒亲跐刹⑽匆蛩綇U公,二話不說,尊令前行。呂惠卿聽說,感慨夸贊宗澤為國而忘家(可謂國爾忘家者)。雖然說宗澤是位忠良之臣,有令便行,但呂惠卿在此時命他前去,總覺的有點不夠通達事理。
后來朝廷謀劃與女真結(jié)盟,夾攻契丹,宗澤聽聞便和左右人說:天下從此不會太平了。然后便隱居?xùn)|陽。靖康元年,被推薦做充和議使,宗澤說:“此行恐怕難以生還了。”左右人都奇怪,問為什么,他說敵人能悔過繼而退兵固然好,否則的話又怎么能向敵人屈節(jié)而有辱君命呢?有人聽說,便勸誡朝廷宗澤為人剛正不屈,恐怕對和談不利,于是皇帝收回派遣他去和談的命令,改任磁州知州。個人感覺,這點朝廷的看法還是對的,但凡到了和談的地步,必定是己方實力不足,無必勝把握或者處于劣勢,這個時候需要的是一些在官場浸淫多年的老滑頭去擔(dān)當(dāng),既不能丟了臉面,還能辦成事兒。這里面許多的彎彎繞繞,是直臣所難以理解的。
然而,臨危受命,勇往直前,又是那些老滑頭無法做到的事,有一次宗澤帶兵深入敵營,王孝忠戰(zhàn)死,而敵人還在不斷增兵,前后都是金兵寨壘,宗澤下令說今天無論進還是退都是死路一條,我們必須一戰(zhàn)而死中求生。士兵們自知沒有了退路,個個都是以一當(dāng)百,斬首數(shù)千。于是金兵大敗,向后退了數(shù)十里。宗澤大勝之后卻很冷靜,他認(rèn)為敵人兵力十倍于己,今天輸了一定還會再來,如果他們乘鐵騎夜里偷襲我軍,那么我們就危險了,于是趁晚悄悄移軍別處(乃暮徙其軍),果然不出所料,金兵夜里來偷襲,一看居然是空營,大吃一驚,從此以后忌憚宗澤,不敢再出兵。宗澤審時度勢,派兵過河襲擊金兵,將金人擊敗。從這里可以看出,宗澤不是簡單的一介莽夫,而是有勇有謀的將領(lǐng),很難想象一個靠科舉考中進士的文人,帶兵也是如此出色。
宗澤在戰(zhàn)場上的謀略還不止如此
曾經(jīng)有一個河?xùn)|巨寇叫王善,手下有兵七十萬,車萬乘,宗澤一個人騎馬到王善的地盤,說朝廷現(xiàn)今危難之時,如果有一兩位像您這樣的人,還會怕那些金兵來犯嗎?現(xiàn)在正是您立功的時候,機不可失呀。王善被感動也哭著說怎敢不效力。于是歸順朝廷。同樣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事例還有金將王策,也是被宗澤之勸言所感動,愿意為其死戰(zhàn)。
另外,宗澤還具有慧眼識英才的品質(zhì),抗金名將岳飛,也曾經(jīng)得到過他的護佑和提拔,當(dāng)時還只是秉義郎的岳飛,犯了法即將受刑,宗澤一見惺惺相惜,說這人是做將軍的料啊(此將材也),后來金兵攻打汜水,宗澤給了岳飛五百騎,讓他將功贖罪,果然大敗金兵,一代抗金名將岳飛從此知名天下。
這時,宗澤威名遠播,金兵對他是又害怕又尊敬,每逢對宋人提到他,都稱呼為宗爺爺。遺憾的是,朝有正臣,也必有奸佞,靖康之恥后,宗澤一直想著早日打過河,光復(fù)舊京,他前后上了二十余道奏折請求還京,都被奸佞所阻,于是憂憤成疾,背上生毒瘡,諸將來看望,他說我因為徽欽二帝被擄走,心中憂憤乃至于此,你們?nèi)绻軞灉鐢橙耍俏冶闼蓝鵁o憾了。諸將都哭著說怎么敢不盡力呢。等到諸將出去,宗澤嘆了口氣說:“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或許,這位已近70歲的老人自知命不久矣,而壯志終將難酬。
第二天,風(fēng)雨交加天色昏暗,抗金將領(lǐng)宗澤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可是就在這種時候,他仍然沒有一句話涉及個人家事,只是悲愴地連喊三聲:“過河!過河!過河!”而逝,謚曰忠簡(澤無一語及家事,但連呼“過河”者三而薨)。
本號文章,皆為原創(chuàng)。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所用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