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問題,有哪些年輕人千萬不能碰的東西?有個高票的答案是這樣的,“年輕人千萬不要碰的東西之一,便是能獲得短期快感的軟件。它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你的時間,消磨你的意志力,摧毀你向上的勇氣。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娛樂至死”。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里這樣寫過這樣的一段話:“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b>
娛樂至死看似危言聳聽,實則是我們要必須聽取的警告!
在抖音、火山小視頻、王者、吃雞等娛樂軟件剛出來的時候,我也是很新奇,那一段時間我是一有時間就打王者,和朋友開黑吃雞,然后游戲玩累了就無休止的刷抖音,我曾經有好幾天都是一天躺在床上一邊刷著抖音一邊哈哈大笑,從白天刷到黑夜。然后到了要睡覺的時候依然不舍得退出來,想著在刷一條,再刷一條就睡覺,最后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后半夜,終于關掉了抖音,但是卻也睡不著了,看著外面的黑夜,我開始陷入深深的失落和空虛中……
現在想來真的挺恐怖的,我想我是中了抖音的毒,沉浸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無法自拔,我害怕長久以往,自己會變成一個透明的軀殼,腦袋空空、沉浸于感官娛樂。
我們正在愛上使我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
現在的娛樂節目,各色各樣,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搞笑,吸引觀眾的眼球,能讓人在笑聲中看完一期又一期。,看娛樂節目的時候都會常說一句某某某好搞笑啊,真的好搞笑啊,哈哈哈哈哈,然后呢,除了笑聲還留下什么,留下的只是空虛和麻木,以及對下次歡樂更強的期待,那這樣的歡笑絕對是廉價的。
電視劇泛濫的時代,以肥皂劇和真人秀娛樂節目為主要收視范疇。傻白甜的女主,狗血的劇情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帥氣的男主一出現就會有大量腦殘粉為他帶動流量,男主角的任何一句話都會成為她們的信仰。一旦有人說他壞話,就會有大量的人擁護他,在網絡上進行激烈的舌戰,最后上了熱搜,然后更多的人關注了起來。想一想這像不像一個鬧劇,所有參與的人就像舞臺上的小丑,而看熱搜的我們就是下面的觀眾。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
為了吸引觀眾,電視節目進而作出一些新鮮刺激的調整,不斷地制造奇聞異事和娛樂噱頭來博取觀眾的眼球。新媒體的出現,諸如公眾號,今日頭條等,讓大量的人涌入,都想寫出爆文然后一炮而紅,于是有了更多“標題黨”的出現,都想從中分得一點紅利,也完全不顧文章的內容好不好,有沒有傳達正確的價值觀,也沒有經過實踐去認證觀點是否正確。于是有了家人群里,你媽媽天天轉發給你的《不轉不是中國人》、《這五件事千萬不要做,做了....》等等。
任何一件新事物的出現都是有兩面性的,但是現在媒介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看似這些娛樂是在為你服務,是在迎合你的口味,其實你早已依賴它,早已對它上癮,而你自己卻還渾然不知。
隨著印刷術退至我們文化的邊緣以及電視占據了文化的中心,公眾話語的嚴肅性、明確性和價值都出現了嚴重的退化。電視一味地降低品格追求收視,嚴重喪失了公眾話語權,這實際上就暗藏媒介危機的隱患。
現在的社交平臺上,你可能沒有看見過哪個消防隊員為了救人而犧牲但你一定知道哪個明星又出軌了,你可能沒有關注過某個公益項目的進行,但你一定關注了哪個明星又代言了什么新產品,拍了什么新電影。我想在生活中如果你沒有玩過抖音,沒有吃過雞,沒有打過王者....別人一定覺得你已經過時了。可想而知這些娛樂的影響力如此之大,我們不反對適度娛樂,但當娛樂日漸成為操控話語的霸權力量時,它的負面作用就必須受到重視。
在作家周沖的文章中看到過這樣一段話:
當你的時間不再用于深度學習,當你的注意力被他人瓜分,當你只看綜藝與電視劇,當你在群體中呆的時間越來越長,當你執行力越來越差,當你評價他人的次數越來越多,當你抱怨越來越頻繁,當你回想往事的頻率越來越高......毀滅就已經發生了。
無數的產品經理們費盡心機的讓用戶上癮就是他們研究的主要課題,所以當你玩著王者榮耀,吃著雞,刷著朋友圈,看著抖音的時候,背后有成千上萬的人正在費盡心思讓這些產品更具有粘性,他們的目的就是一個:毀掉你的自律。
只要毀掉你的自律,你就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這些東西,當然你也會心甘情愿奉上你的金錢。
其實能讓人開心是一件好事,畢竟生活在這個壓力山大的社會,我們很難開心起來,適度的娛樂節目剛好滿足了我們的精神需求,讓我們的生活多了一些色彩。但是我們不能做娛樂的附庸者,不能根據表象輕易的判斷事情的對與錯,我們要做娛樂的主宰者,千萬不要讓媒體控制了你的大腦,喪失了思考的能力。
這個世界,百分之八十的人在耗費青春,在認命,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在燃燒青春,在拼命!
你愿意做什么樣的人?
等待而已,
也叫努力?
是在等別人離開,
還是在等自己放棄?
? ? ? ? ? ? ? ? ? ——《云邊有個小賣部》
我是林間海底,遇見你,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