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留言
靜語語
昨天聽了一個付費分享,其中點到憂郁癥和焦慮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就是,憂郁癥的人常常焦慮,是一種人體某種激素慢慢的消失,是一種病,需要看醫生需要吃藥來抑制。是焦慮的人不一定有憂郁癥,或許一次高壓的工作任務或生活環境帶來的各種焦慮綜合,隨著工作完成,生活環境的改變,這種焦慮也就消失,是階段性的,就像刮風下雨,是自然現象,但如果一直焦慮一直焦慮也可能會得憂郁癥。兩個概念卻有重疊,導致很多人對此概念非常模糊,長掛嘴上,我焦慮我有憂郁癥,其實不是那樣的,憂郁癥其實體現在對生活失去希望,對自己失去希望,甚至到起床都困難,到無法照顧自己的地步,和金錢無關。 圈今天的共情概念確實非常好,想要了解對方,需要check out ego at the door,可以把自己“模仿”成對方一樣生活,就會生出對方一樣的思維,和自己原來的思維產生碰撞后,得到解決方案,問題才能迎刃而解,似乎可用在生活工作的個個層面。讓我想到了: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