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距離我們見面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最近的你很不老實,總是在我的肚子里左踢右踹的。我想不管男女,你都會是一個活潑的寶寶。很期待我們的見面,也很想以媽媽這個角色來和你一起嘻嘻游戲。
大概是因為在我的童年里并沒有什么和父母一起游戲的記憶,可以說是有點迫切的想要拿到這本書,看一看到底有哪些游戲是在那些時光中所缺失的。想要學習探索到底怎樣的游戲是對孩子有益的。
嗯,這本書確實給了我很大的驚喜。
在懷孕前我很少關注幼兒方面的書籍,所以不太了解市場上的幼兒書籍種類,只是總見到一些色彩絢麗的故事書,卻沒有見過教孩子玩耍的書籍。所以即使這本書標注說明是“徳式”嬰兒早教游戲,我想對中國的寶寶應該也大有益處。
和想象的不同,以為開篇就是各種有趣的游戲介紹和一些在嘻戲中的注意事項說明,實則不然。全書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最初共同度過的第一年、游戲和建議、好玩的玩具。
在第一部分中,書里并沒有教我們怎樣和孩子去玩兒,而是描述了孩子在第一年里的各種成長情況和變化。要知道這對家里還沒有孩子的新手爸媽又多重要!看到開篇所講述的種種我眼前一亮,說有些激動都不為過。因為對于像我這樣的準媽媽并不知道出生后的寶寶在一歲內各個階段應該是怎樣的。在印象中也僅僅知道俗語的“七坐八爬”。可TA什么時候會抬頭?到底是先會爬還是先會坐?要不要鼓勵TA快點會坐?……這些無窮無盡的問題在旁人看來都可以用順其自然來回答,可真正成為了父母卻會無限擔憂起來。既怕自己孩子不如正常的孩子一樣,又擔心太過超常是否真的對孩子有益處。
書里把第一年的成長、游戲都分為了三個部分,前三個月,四至六個月和七到十二個月。畢竟除了在母體中,人的一生中再也不會有像第一年長得這么快的時期了。TA一天天長大,每天都不太一樣,這樣分為階段的介紹成長、游戲就變得很有必要。
最初的三個月,TA大多數時候并沒有很強的運動能力,有的只是抓物、微笑、大聲的哭泣,發(fā)出細小的咕嚕聲和一些蒙洛氏反射,要到三個月末時才會抬頭。所以在這個階段大多數的游戲是和TA互動。比如微笑著和TA說話,讓TA仔細觀察自己的臉,或者拿一個色彩鮮艷的玩具在TA的眼前緩慢的來回移動。又或者稍稍大一些后和家人用足夠大足夠結實的毛毯與寶寶一起玩“蕩秋千”。我想寶寶們都會很喜歡這個游戲,連我自己想想那場景都覺得很舒適、愉悅。據說有的寶寶到了一歲時還很喜歡這個游戲呢。還可以和寶寶做癢體操,用自己的手指碰觸寶寶的腳跟。雖然書上并沒有說這個游戲是鍛煉寶寶的哪方面能力,但我想光是從這個游戲中得到TA的笑容就已經足夠了。
到了四到六個月的時候寶寶能夠發(fā)出更多簡單的聲音,也會在仰臥中練習坐,會對聲音更加敏感區(qū)尋找聲源,也比之前更加結實了。這時候和TA玩兒就需要輔助一些玩具了。可以是一個上面有各種小玩意的繩子,一個皮球,又或者是積木,自己的小杯子小勺子。大多數時候TA喜歡擺弄這些玩意兒,一個個抓起來在放下。有時候連自己的小腳丫也不放過,搬起來把襪子脫掉,等你給TA穿上后再脫掉,一次又一次,讓你想要生氣。但其實TA是在伸展腰椎鍛煉腹部肌肉,為之后的坐打基礎呢。
等到七到十二個月的時候,大多數寶寶都能夠從仰臥翻身到俯臥,甚至于會坐了,可以拉住低一些的家具學會站起來,也有的還能走上幾步。在家里鋪上墊子和TA一起在爬行中游戲吧。
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卻讓寶寶有了這么多的變化。我看著書中的內容,雖說有上百種游戲,其實都是簡單有趣的互動,并不需要準備很多東西。但在游戲時要時刻記住我們是在和寶寶游戲,而不是訓練TA。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在適當的時間里和TA一起互動玩耍,在這樣的游戲里感受TA的成長。
我期待和我的小朋友早點見面,早點和TA一起做游戲。
語 ? ?寫於2016年4月18日
書籍介紹鏈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67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