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學苦練,是彌補天資愚鈍的唯一辦法。因此,我常懷謙卑謹慎之心,在無人的夜晚獨自努力,但總又力不從心,不妨便心生悲涼,自慚形穢……
讀書不求甚解,是常有的事?!ù颂巹h除500個字)……然而,不管怎樣努力和加油,就如同星座學講的摩羯性格:固有事業心和頑強斗志,也總落得個碌碌無為,心高氣傲的印象。其實,我還是想說,尋找一切的根本原因,大抵還是讀書不求甚解,最終沒能選擇專于一行而修成正果的緣由。
最怕安靜下來去反思自身的不足,也最享受這種浮躁世界的安寧,婆娑的光影和內心的沖動,起身莎莎的刷鍵盤聲響,有時辛苦卻快樂著。
人們總想讓你成為他們眼中的某個樣子。長者、同輩、甚至子女都希望你是完美的、契合他們感受的某一個框定的三維體。曾經幾時,我也一度以為,把自己置身于當下流行的時空、維度概念中,會在漫漫時光長河里轉變、進化,而總會變成符合周遭世界需求的某種優秀存在。但經歷過了,我又一次明白,“憂郁、善良、感性、天馬行空、不斷努力與失敗……”才是真正構成自己血肉的東西,改變了江山也移不了本性。
總要下筆,總又沒有下筆。一是自卑;二是自己碼的字總被框上了靡靡之音的枷鎖,不得掙脫;三是要做有為、有用的事,不管大事還是小事;四是怕惹禍,怕遭非議;五是……六是……后來就成了借口,成了習慣,成了得過且過,成了功力盡失。
不做無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琴棋書畫是雅的,蘭竹菊梅也是雅的,但大抵這些風雅是我附庸不了的;以球會友,戶外登攀,把酒言歡是暢快的,但這種淋漓的歡暢總是聚少離多……
言歸所言。相比現在的年歲,大抵我也有過年輕的時候。我年輕的時候,那絕對是良好少年,陽光就在眼睛里閃爍,笑容就在嘴角上跳躍;年輕的時候,白天都可以睜著眼睛做夢,頭枕大地看浮云掠過;年輕的時候,詩意浪漫,當羅密歐服下毒藥,我總會以為他有不死金身,有情人終將眷屬;年輕的時候,鋒芒畢露,想挎上長劍,行走天涯,快意恩仇的彰顯正義……
年輕的時候,是最珍貴的時光,它一去不返;年輕的時候,是最個性的石頭,不論扔在哪個角落,都棱角分明;年輕的時候,是最犯傻的笑料,傻到流淚也不會感到絲毫負擔……
火車有了軌道,將循規蹈矩;柜子上了枷鎖,將珍寶深藏;總怕會犯錯,將難以突破;總想行之有為,卻總是碌碌無為……
這次,我把寫了有些日子的《年輕的時候》拿出來分享,是為了再為未來留點傻傻的笑料,慰藉以后老邁時曾還年輕的記憶……它是浪漫的,陽光的,積極的,或許也是光怪陸離,陰暗潮濕的……
總之,如同畫畫,作詩,興致所致,心扉敞亮,又不求愉悅他人,但求心中歡暢。未起筆就已被框架卡主喉嚨,那是成不了文的,給我一次心猿意馬的機會,在故事中走上一遭,就當是一次艱辛的練筆,大抵為日后“為有為之事”積累些功力吧。
沒有故事,沒有情節,就是單純的靡靡之音,但是,這又何妨。茶余飯后,做點無用的事兒,來遣有涯之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