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8
結構:釋迦牟尼四圣諦法
釋迦牟尼佛的四圣諦是佛法,也是思考工具,也是表達邏輯。選擇一個你喜歡的話題(人生、社會)都可以,分為4個部分演繹:1、苦:現狀是什么?現象、特征、表現、問題,等;2、集:為什么是這個現狀?原因與理由,主觀與客觀分析;3、滅:目標是什么?不滿足于現狀,或者希望更好,期望與愿景是怎么樣的呢?4、道:怎么實現目標?具體的方法、措施、方案、步驟、對策、要求,等。
(一)苦
在中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數以百萬計的大學生們抱怨說找不到工作,但是數以萬計的企業單位卻也抱怨說找不到合適的人才,這種現象似乎有點啼笑皆非,我們不禁感嘆 ,到底是怎么了,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二)集
最近看了很多報紙和網上評論,原因羅列了一堆,其實我認為主要原因就是如下三個方面
1、眼高手低,其實不是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而是大學生太挑工作,而且是自己認為不好的職位就不愿意去嘗試,結果當試遍了自己心儀的工作之后沒有被錄取,再想找原來那些自己并不看好崗位,恐怕已經來不及了。人家已經招完了,所以很多人都沒找到工作。記住 ,工作崗位不會為任何人停留的。古人講:”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本褪沁@個道理。
2、教育制度,隨著高考擴招現象的產生,中國滿大街都是大學生,而且學校里的知識和社會實踐嚴重脫節,但是中國真的需要這么多大學生嗎?答案是否定的,有的大學生還不如一些技校的學生好找工作,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工作經驗和實際技能,說來說去,根本原因教育制度出了問題。
3、社會問題,郎咸平教授提出:為什么美國大學生專業不對口就能找到工作;而我們中國大學生專業不對口就找不到工作?我們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真正問題在于國家產業鏈定位的錯誤,而且這種現象會隨著我們大學生畢業人數的增多而持續惡化。我們看從1999年開始,高校開始實施擴招政策,到2015年普通本??七_到2600萬人,而且將再繼續擴招,間接造成大學生求職也日漸困難。
(三)滅
如果暫時找不到,我們希望又是什么呢
1、先生存。大學生作為成年人,最基本來講,先生存、再謀發展、不靠父母。如果大學畢業生暫時找不到工作,沒有收入來源,就向父母伸手,還有何顏面說自己是大學生呢。國外的大學生畢業暫時找不到稱心的工作,做幾年體力勞動,非常普遍,為什么國內的孩子,這么畏懼從事體力勞動呢?讀了那么多書,他們難道不懂生存是第一要務嗎?
2、多接觸。其實,很多大學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不知道未來的人生方向,這是很正常的。年輕人,在這個年紀就是迷惑彷徨的時候,所以要多去接觸各種新東西,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這個時候不要自卑,不要著急,慢慢來,總會找到方向的。
(四)道
那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要怎么做呢?
1、調整心態
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剛步入社會,對于突如其來的變化,難免有的不適應。如果這個時候就業問題也沒有處理好的話,可能會感覺很沮喪、情緒低落。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調整好的自己的心態,保持冷靜,遇到困難就要想開一點。
2、自我分析
在調整好心態后,我們需要結合自身與社會的就業形勢,分析目前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你要明白自己具備哪些知識,技能,擁有什么樣的興趣愛好,清楚明白自我的現狀。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作簡歷,增加技能,習得經驗。
3、制定合適目標
通過自我分析后,我們要制定一個適合自我本身定位的目標。制訂目標我們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不能太低而妄自菲薄,也不能太高顯得好高騖遠。要稍微超出自我的能力,但是通過努力又能達到目標即可。全面認識自己,確定工作方向,心里要有自己的職業生涯計劃。
4、落實目標
大家要想就業可以通過多種方法與渠道結合。比如說多跑人才市場,網上投遞簡歷啊或者通過學長、同學、親戚、朋友長輩的介紹與推薦,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平時,要多和親朋好友打交道,讓他們也為自己多關注某一職位的動態變化,畢竟靠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能一味的自我苦干,要掌握方法最大范圍的利用各種渠道就業。
5、繼續深造
當然,如果你想在專業知識上進行更深入的學習,錯開目前的就業高峰的話,也可以通過繼續深造來進一步提高自我,從而為自己在進入某一企業后,有一個更高的起點。許多大學生后來選擇考研之路,畢業之后,出來還是有很多機會的,高學歷意味著更高的收入。
6、自己創業
換個思路,找工作不成也可以自己創業或者合伙創業,臉皮厚點擺地攤做起也是可以的?,F在是21世紀,電商無處不在,也是很好的出路哦。當然,創業需要創業者更多的堅持,更多的耐心,更持久的毅力。
7、考公務員
投入考公務員的隊伍。很多大學生一畢業就全情投入到考公務員的隊伍中,當然公務員的獨木橋哪里是那么容易過的,所以畢業的大學生也要理性分析自己的能力,但是不管怎么說,公務員考也是大學生實踐社會的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