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離別
? ? ?分手之時,薛濤帶著所有的幻想,寫了一首《贈遠》“知君未轉秦關騎,日照千門掩袖啼。閨閣不知戎馬事,月高還上望夫樓。”從詩中可以看出,兩人在分手的時候依依不舍,元稹應該是當時許諾了薛濤公事之后,會再來成都與她團聚。而薛濤早已把元稹看成了自己的丈夫,她就是那一心等著丈夫歸來的癡心女子。
? ? ?如果說元稹一點也不喜歡薛濤這絕對也不真實,薛濤有才有貌,世間難尋,他怎么可能不被她吸引呢!只是元稹這樣的男人,雖深情卻不長情,他本就有一顆蝴蝶的靈魂,沒有哪朵花可以讓他長久停留,就算對方是薛濤也不行,而且橫在他們之間的還有身份和年齡,薛濤是樂妓,元稹是唐代的官吏,何況薛濤在年齡上終究比他大了11歲,元稹就算再喜歡再不舍他也不會為了薛濤而破俗。元稹與薛濤交往時確實是動了情,所以在返回長安后,憶起與薛濤的濃情蜜意,他寫了一首七律詩托人帶給薛濤,以表自己對這份感情的相思之情。
“錦江滑膩峨嵋秀,幻出文君與薛濤。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
紛紛詞客皆停筆,個個君侯欲夢刀。別后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云高。”
? ? ?從詩中可以看出,元稹對薛濤的才情是念念不忘的,他說錦江的山水如此豐富,蘊育出卓文君和薛濤這樣的千古奇女子,能說會寫,所寫的詩文遠遠勝過其它的文人墨客,令大家不敢寫詩,卻個個做夢都想得到一只會寫詩的妙筆。自從與薛濤分別后,天各一方,他卻仍然懷念在一起的時光,希望薛濤日后的人生就像是菖蒲花一樣綻放得五彩繽紛。
? ? ?元稹走后,薛濤日思夜想,望穿秋水。在清冷的寒風中,她一個人的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長很長,她倚門望向遠方,想起了和元稹的甜蜜時光,如今再也沒有人與她花前月下,再也沒有人和她詩詞和酬。面對長夜漫漫,她感到寂寞孤獨,只有制作薛濤箋,寫上一首首相思之詩以聊自己,“冷色初澄一帶煙,幽聲遙瀉十絲弦。長來枕上牽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
? ? ?等待一個未知的答案永遠是那樣的讓人心焦,輾轉反側,就像走在一條漆黑不見光的暗道里,希盼著下一個轉彎會有光明的到來,可是轉過了一個又一個的拐口,道路依舊黑不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