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副業,也就是在工作之外的工作,賺點外快,每個人都心動過,但每個人都感到有點心有余力而力不足。前段時間,我就跟一個朋友聊起副業,我就感到無奈,本來想把跨境電商作為我的副業,但程序員的工作讓我倍感壓力,不得不放棄跨境電商。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如何在你工作之外,做好一個副業,這是必須思考的問題。我將從三方面展開我的觀點。
1、我們為什么都誤解“專一”了?
2、做好副業的三種方法是什么?
3、未來的職業人是怎樣的?
一、新型專一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做事要專一。我還記得語文課本有個講專一的故事:小貓釣魚。一只小貓去河邊釣魚,一會被蝴蝶吸引,一會兒跑去抓青蛙,結果太陽下山了。小貓不僅沒抓到蝴蝶和青蛙,也沒釣一條魚,失望地回到了家。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一定要專一。
做事專一,當然沒錯,但有些人包括我自己也覺得:我是程序員,我就應該做好程序員,專心致志地敲好代碼,大有一副匠人的姿態。不過,很多人的這種專注,只是低效的專注。比如,一個程序員早已疲憊,還逼著自己敲代碼,而實際上呢,大腦早已跑到九霄云外的其他事情。
低效的專注,只是表面上的專注。程序員完全可以在疲憊時,成為一名作家,寫寫文章;或成為一名老師,給別人上上課。這看似有點分心,有點背離你的職業規劃,但這些事情反過來又提升了你的職業競爭力,而且還能讓自己好好地休息。對,你沒有聽錯,我覺得高效地休息,不是睡覺或葛優躺,而是換個腦子換件事做。
所以,什么是新型的專一,不是一輩子專注一件事,而是一段時間專注一件事,如果你能一分鐘專注于閱讀,那也是專注,至少比你一小時閱讀但注意力渙散,要好上一千倍。因此,做副業絕不是不專一。
二、做好副業的三種方法
1、學會利用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事情,要用好工具。比如,我用印象筆記記錄寫作素材,用onepassword管理密碼,用思維導圖整理思路,用奇妙清單和日歷做時間管理,這些工具都是我花錢買的,有些價格還不便宜,但帶給我的好處卻不言而喻,真的很高效。
人的時間精力有限,憑什么有些人就能正業副業兩不誤呢,秘密就是:善用工具,提高效率。
2、自己先學會,然后教別人,將重復性工作外包
跨境電商,一聽這詞,好像很高大上,畢竟是跨國貿易。但是,在我做了幾年后發現,跨境電商本質上跟淘寶電商沒什么區別,每天不就是上新產品,做營銷發優惠券,做客服為顧客解疑答惑,或fang**qia*ng去國外,刷個facebook。
有一天,我才驚醒,我早已對這些操作爛熟于心,而每天卻還是重復做著爛熟于心的事,因為忙碌,我還莫名其妙地感到很充實。這種虛偽的充實讓我感到背后發涼。
因為我完全可以將這些爛熟于心的操作,寫成文檔發表,然后對我的外包人員說,自己看文檔自己學,那真是一勞永逸的事。而自己可以抽身去研究新技能,開拓新領域。
3、找到1%重要的事
有人每天忙得要死,連睡覺都是奢侈,但即便如此,也沒做出什么成績,為什么?因為他們都在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就比如我,之前做跨境電商,每天上產品,發貨打包,優化店鋪等等,這都是些誰都能做的事,而我在誰都能做的事情上花費太多時間,以至于沒時間去學新知識,所以,店鋪銷售額平平。
后來我就意識到,要做成一件事,就要想方設法去找到事情中最重要的點,也就是1%重要的事。大家都聽過二八定律,說20%的富人掌握80%的財富。而我今天說的1%重要的事也同樣如此,你做的1%重要的事,很有可能抵得上99%付出的努力。
換句話說,做1%重要的事,就是打磨核心競爭力。舉個跨境的例子,我覺得營銷和運營思維是跨境電商領域最重要的1%,而上產品,優化店鋪(曝光、點擊率、轉化率),打包發貨這些,都是可以外包的。
三、未來的職業人是怎樣的?
隨著機器算法和人工智能的興起,機器在未來會取代很多人的工作,這是壞事也是好事,因為人在失業的壓力下,就不得不強迫自己改變,提升自己。這就要求職業人不能像刺猬一樣只會一個技能,而更應該像狐貍一樣狡兔三窟。
未來的職業人應該是身兼數職。白天是敲代碼的程序員,晚上可能是酒吧的搖滾吉他手,深夜又變成了暢銷書作家,周末變成了登山教練、大學講師,等等。
相信未來,我們的人生,還可以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