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幫助別人成長也是提高成長率的一個方法。注重我自己的成長是我每天想的最多的,有時還會刻意避免去幫助別人成長,因為內心覺得那并不值得,而且還浪費時間。這么做的一個后果就是自己會時不時的陷入一種自我的困境,總認為周圍沒有人了解我、沒有人值得我去了解和關注、覺得自己很孤立,現在想想這么做就是在主動跟世界減少聯系從而降低了幸福感,所以才會覺得孤立。閉門造車并不值得提倡,善于傾聽和發現別人的好,在自己成長的同時也能幫助別人成長,就會加強跟世界的緊密關系,這樣就會提升幸福感。
2,經常把自己的思考過程拿來琢磨,會發現很多以前不曾看見的盲點。比如對自己的過往一直是在批評,抱怨家庭給我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抱怨現在的自己各種問題,導致自己有時候對家人既抵觸又很依賴的矛盾心態。直到最近幾天反思這個心態,發現自己一直在有意減小過去幸福快樂的經歷,同時刻意關注童年記憶中痛苦的部分甚至夸大到那是全部,現在才發現這就是足足的偏見過大,導致現在的自己在生活中每做一個決定都背負著過去沉重的負擔,我實實在在的做到了那些自己以為的那樣,我認為自己過去很慘,沒有得到好的養育所以現在就應該慘,而且我還不愿意跟過去和解,但是所有的這些壓抑、指責都是一個極大的偏見,這個偏見故意隱藏了過去父母艱辛但依然堅持供我讀書的恩情以及雖然嘴上不說但在微小處給予關懷和愛的記憶,這些最真摯的感情卻被忽略了,這是不是說明了我對自己的憤怒全部轉嫁給了家庭?可能人都感覺自己過的不完美,我想承認我的不完美,但我更想跟自己的過去和解,承認它的幼稚無知膽小怯懦和被有意無意的中傷,也欣慰的承認它的美好幸福讓自己過的并沒有那么慘,對于過去我更想從中尋找自己最初的的單純與美好。就好似看愛情劇,成年人的情節司空見慣,也不會有太大的波瀾,反倒是看校園青春劇,總能找到當年自己的影子,那些小心思、春心萌動也倍感溫暖,倒覺得是自己長大之后忘記了那些可愛生動的小心思。所以不必標榜自己是成年人,如果成年人就得冷漠一些的話人生就太無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