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的本質就是消費自己的時間,消費過去的時間表現為消費積蓄,消費未來的時間表示為刷信用卡!(消費過去的時間>消費將來的時間),大部分人在消費完積蓄的時候就會刷信用卡,但這卻是在消費你未來的時間(有人覺得似乎也沒什么大不了請仔細思考本概念,本人對于信用卡的使用真是一部“血淚史”,所有的工具都是中性的,具體是看你怎么使用,對于信用卡真是請神容易送神難,我想所以用過信用卡的人都深有體會,其實我想在刷卡背后的是自己盲目的消費欲望和混亂的財務規劃,或者就是沒有規劃),據調查美國40%的人拿不出應急所需的1000美元這可是在發達國家,我國發行信用卡也有30年了,最近10年更是在加速推廣信用卡,可怕的是現在我國也將出現40%的成年人將拿不出應急所需的10000元人民幣,請大家在這仔細思考一下,這個現象對于自身的影響以及你中槍了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所以在消費自己的時間的時候,一定要問自己一下這些是必要消費嗎?買下后會不會經常用,對自己的成長有沒有幫助,不買它會怎么樣,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最好是做好自己的年度預算,把大方向控制在自己掌握之下,把多余的錢作為積蓄存起來,想想自己為了明白這個道理真的是心力交瘁啊!現在明白總比不明白強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