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論如何定義「成功」,能達到這個狀態的人都是極少數;
2. (所以)一個人無法通過做大多數人都在做的事達到成功;
3. 一個人是 TA 打交道最多的五個人的平均水平;
4. 一個人水平的下限由它學習的最差的五個對象決定;
5. 只向最好的人學習,其他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要理他們的「建議」;
6. 決策的第一要務是給自己創造足夠多的好選項。大多數決策失敗來源于在幾個都不夠好的選擇中反復糾結;
7. 對于日常小決策,決策速度大于決策質量,不要拖;對于重大而難逆轉的大決策,要收集足夠多信息盡量保證做對;
8. 在沒達到信息收集量的門檻之前,不去輕易做判斷和決策。多對自己和他人說「我不知道」;
9. 不g是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都要解決,和問題共處是人生常態。把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10. 不要將決策結果等同于決策質量。學著建立自己的決策系統;
11. 尋找「非對稱回報」的機會,即那種「失敗了損失很低,但一旦成功回報巨大」的機會;
12. 更好的機會是「失敗了有一點線性回報,但成功了有巨大的指數回報」,當然這種機會非常稀少;
13. 人境遇的改變往往是非線性的。積累和等待的過程很難熬,這是很多人無法改變的原因之一;
14. (所以)耐心是非常值得擁有的品質;
15. 一個人的境遇絕大部分都受運氣支配,但運氣是可以被影響的;
16. 人很難靠出賣自己的單位時間獲得財富;
17. 財富來自于對杠桿的使用,常見的杠桿有:互聯網、人力、資本、聲望、時間等等;
18. 財富的累積不僅在于你做對了多少次決策,更在于決策正確的時候你的下注有多高;
19. 下注高低在于自己的信心如何。信心來自于你對一個事情的真正了解;
20. 財富的積累來自于不可替代性。學著讓自己很難被替代,就像公司要建立自己的護城河;
21. 很多時候最好的競爭優勢就是「別人覺得麻煩而你不覺得」;
22. 凡事都反過來想:想要投資成功,先弄清什么讓人投資失敗;想要生活幸福,先看什么事會導致人生不幸福;
23. 在混沌、開放、隨機的系統內,努力「減少錯誤」要比「追求正確」有效得多;
24. 人是無法用一套思維方式正確認知世界的。廣泛地吸收知識,建立多元思維模型是成功的前提;
25. 學會時刻跳到上一層將問題消除,而不是花費很多精力解決問題。學著讓問題不再是問題;
26. 在相當多的領域里,你不會因為攻克了難題而得到獎勵,而是因為繞過了難題而得到獎勵;
27. 當兩件事看起來有些矛盾的時候,幾乎總有一個更高層面的東西把它們統一起來。不斷尋找這樣的東西,你就可以找到游戲的元規則;
28. 將大部分的時間用在掌握游戲的元規則上;
29. 同向為競,相向為爭。競是正和的,爭是零和的。在生活中多進行正和游戲;
30. 相信大數定律。一件事哪怕只有 10% 的把握,連試 20 次之后成功率也有九成;
31. 風險很難被衡量、感知和預測,這就是為什么它被稱為「風險」;
32. 管理風險的一個重要方法是要做多個相關性很低或者負相關性的押注;
33. 管理風險的另一個重要方法是不要玩你無法承擔最壞結果的游戲,無論那個最壞結果發生的概率有多低;
34. 大多數的所謂心情問題、狀態問題、創造力問題,都是身體健康和精力的問題;
35. 吃得健康、持續鍛煉、保證睡眠,幾乎可以帶人走出任何困境;
36. 除了一些極端意外情況,大多數困境在之后看都是好事;
37. 每一次困境都是一次探索自我良好的契機,不要浪費它們;
38. 日常中積累小的信心和正反饋,這樣在大的選擇面前就會更加從容和淡定;
39. 意志力這種東西幾乎不存在。與其努力提高自己的意志力,不如給自己創造更好的環境于是無需調用意志力;
40. 多和「真、善、美」的東西在一起。它們的珍貴程度也正是這個順序;
41. 在解決生存問題之后,人的幸福感主要由身邊關系的質量決定;
42. 愛不是一種情侶之間特有的東西,而是一種生命狀態,也是你選擇與世界的溝通方式;
43. 性和動物本能是人重要的組成部分,無需為它們感到羞恥;
44. 「對自己誠實」是最被低估的品質。一個人如果極度坦誠,TA 就是無堅不摧的;
45. 學會對不帶評判地自我覺察,這是一切改變的起點;
46. 人們懂得很多道理但仍然無法改變,是因為「大腦知道」和「身體知道」完全是兩件事;
47. 想要幫助他人,先照顧好自己。靠消耗自身來幫助他人是無法持續的;
48. 只要是執念,哪怕是看起來很好的執念,都是應該被放棄的;
49. 生活最重要的事情無法被教會,但可以被學習;
50. 道力之限,要靠愿力突破。人生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