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刺猬,還是狐貍呢?
內容來自京東共讀《從優秀到卓越》
會講故事成為一個有意思的人。
收集新鮮有意義的故事給你。
以賽亞·伯林在他著名的小品文《刺猬與狐貍》中,把人分為刺猬和狐貍兩種類型。他依據的是古希臘的一則寓言:狐貍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刺猬知道一件大事。狐貍是一種狡猾的動物,能夠設計無數復雜的策略偷偷向刺猬發動進攻。狐貍從早到晚在刺猬的巢穴四周徘徊,等待最佳襲擊時間。狐貍行動迅速,皮毛光滑,腳步飛快,陰險狡猾,看上去準是贏家。而刺猬則毫不起眼,遺傳基因上就像豪豬和犰狳的雜交品種。它走起路來一搖一擺,整天到處走動,尋覓食物和照料它的家。
狐貍在小路的岔口不動聲色地等待著。刺猬只想著自己的事情,一不留神瞎轉到狐貍所在的小道上。“啊,我抓住你啦!”狐貍暗自想著。它向前撲去,跳過路面,如閃電般迅速。小刺猬意識到了危險,抬起頭,想著:“我們真是冤家路窄,又碰上了,它就不能吸取教訓嗎?”它立刻蜷縮成一個圓球,渾身的尖刺,指向四面八方。狐貍正向它的獵物撲過去,看見了刺猬的防御工事,只好停止了進攻。撤回森林后,狐貍開始策劃新一輪的進攻。刺猬和狐貍之間的這種戰斗每天都以某種形式發生,但是盡管狐貍比刺猬聰明,刺猬總是屢戰屢勝。
伯林從這則寓言中得到啟發,把人劃分為兩個基本的類型:狐貍和刺猬。狐貍同時追求很多目標,把世界當做一個復雜的整體來看待。伯林認為狐貍的思維是“凌亂或是擴散的,在很多層次上發展”,從來沒有使它們的思想集中成為一個總體理論或統一觀點。而刺猬則把復雜的世界簡化成單個有組織性的觀點,一條基本原則或一個基本理念,發揮統帥和指導作用。不管世界多么復雜,刺猬都會把所有的挑戰和進退維谷的局面壓縮為簡單的——實際上幾乎是過于簡單的——刺猬理念。對于刺猬,任何與刺猬理念無關的觀點都毫無意義。
要明白一點,刺猬并不愚蠢。恰好相反,他們懂得深刻思想的本質是簡單。有什么比E=MC2 更簡單的呢?難道有比把無意識的觀點總結為本我、自我和超我更單純的嗎?什么比亞當·斯密的大頭針工廠( pin factory)和“看不見的手”更明確的呢?
不,刺猬絕不是傻瓜;它們擁有穿透性的洞察力,能夠看透復雜事物并且識別隱藏的模式。刺猬注重本質,而忽略其他。
那么,談論刺猬和狐貍和探討從優秀到卓越有什么關系呢?關系非常密切。
那些實現跨越公司的精英,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刺猬。他們運用自己的刺猬本性,為公司努力建立我們今天所稱的“刺猬理念”。那些領導普通公司的人傾向于做狐貍,從來沒有獲得刺猬理念的優勢。他們的思想是分散的、不集中的、不連貫的。
沃爾格林公司
沃爾格林公司曾打敗像通用電氣、默克、可口可樂和英特爾公司這樣強勁的對手。被問及公司取得驕人業績的原因,采訪科克·沃爾格林回答說,一切沒有那么復雜!明白一個理念,勇往直前,僅此而已。
這個理念是什么?很簡單:最好、最便利的藥店,可觀的單位顧客光顧利潤。就這么簡單。這就是沃爾格林公司過去用來打敗商業巨頭英特爾、通用電氣、可口可樂和默克公司的突破戰略。
按照經典的刺猬風格,沃爾格林公司采用了這個簡單的理論,并且堅持不懈地加以執行。它啟動了一個系統項目,把所有不方便的店址都換到更加方便的地方,最佳地點是顧客能夠很容易從多個方向進出的拐角。要是能夠開發一個條件良好的拐角,而它距離一個有利地勢、利潤豐厚的沃爾格林藥店只有半個街區,沃爾格林公司也會關閉那個藥店(即使要償付100萬美元的租賃費用),而在新拐角建立一個新藥店。
沃爾格林率先采用顧客開車進店買藥辦法,他發現顧客喜歡這樣的方式,就建立了成百上千個這樣的藥店,并且把他的藥店都緊密地聚集在一起,其原則是沒有人必須穿越好幾個街區才能到達一個沃爾格林藥店。舉例來說,在舊金山的商業區,沃爾格林在方圓1英里內聚集了9個藥店。9個藥店!如果仔細看,你就會發現在一些城市里沃爾格林的藥店,就像西雅圖的星巴克咖啡店一樣星羅棋布。
沃爾格林公司緊接著把這種便利觀念和一個簡單的經濟觀念聯系起來,那就是提高單位顧客光顧利潤。緊密聚集的藥店(每英里9個藥店)促進了當地的規模經濟,繼而為進一步的集中提供了資金,從而又吸引更多的顧客。通過增加高回報服務項目,沃爾格林提高了單位顧客光顧利潤。更多的便利增加了顧客光顧的利潤,就會有更多的資金回流到系統,建立更多的便利藥店。藥店連接藥店,街區連接街區,城市連接城市,地區連接地區,沃爾格林就這樣變成了一只具有驚人簡單理念的刺猬。
這個世界充斥著眾多的管理怪才、精明過頭的戰略家、裝腔作勢的未來學家、恐懼傳播者、蠱惑人心的權威和其他各色人等,能看到一個公司只依靠一個簡單的理念,并運用想象力和卓越的能力支配運用這個理念而獲得成功,真是讓人耳目一新,為之叫好。成為世界上最好的便利藥店,持之以恒地增加單位顧客光顧利潤—有什么比它更明顯更直接的呢?
但是如果這個理念是如此明顯和直接,為什么競爭對手愛克德公司沒有看到呢?當沃爾格林公司堅持在城市里實現便利或聚集觀念時,我們沒有發現愛克德公司運用類似的觀點促進發展的跡象。愛克德公司領導層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商人,迫不及待地抓住各種機會去收購大量的藥店——這兒42個,那兒36個——完全是個大雜燴,沒有明顯統一的主題思想。恐怕這就是狐貍和刺猬的區別。
三環理論
對比卓越公司與其他公司,戰略本身不能把實現跨越的卓越的公司和其他公司區別開來。完全沒有跡象表明,實現跨越的公司在戰略發展和長期計劃方面投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差別在于戰略是否簡單——那些卓越的公司的戰略不僅簡單,而且是非常、非常、非常簡單。但是簡單就夠了嗎?簡單并不意味著正確。世界上有許多失敗的公司,它們的理念也很簡單,但卻是錯誤的。是的,卓越的公司的刺猬理念,都不是任意胡來的簡單觀念。
在這里簡單做個總結,卓越的公司與其他公司的本質區別,表現在兩個基本方面:第一,實現跨越的公司把戰略建立在對三個主要方面的深刻理解上——就是我們所稱的三環;第二,實現跨越的公司把它們的理解轉化為一個簡單明確的理念來指導所有工作——就是“刺猬理念”。
更確切地說,刺猬理念是一個簡單、明確的概念,它來自對以下三環交叉部分的深刻理解。
1.你能夠在什么方面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同樣重要的是,你不能在什么方面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
這個富有洞察力的標準遠遠超越了核心競爭力。僅僅擁有一項核心競爭力,決不意味著你能成為世界上最好的。相反,你能做到最好的,可能不是你現在從事的。
2.是什么驅動你的經濟引擎。所有實現跨越的公司都擁有穿透性的洞察力,對如何最有效地創造持久、強勁的現金流和利潤率了如指掌。它們特別注意到一個標準—每“X”所獲利潤—對它們的經濟產生的最大影響(在社會部門是每“X”的現金流量)。
3.你對什么充滿熱情。實現跨越的公司對引發它們熱情的活動全力以赴。這里的問題不是刺激熱情,而是發現什么使你熱情洋溢。
同樣地,你也可以用三環理論來思考你的工作。
第一,你對從事的工作具有與生俱來或上帝賜予的天賦,并且運用天賦有可能成為最好的(“我覺得我生來就是干這個的”)。
第二,你從事的工作有豐厚的回報(“干這件事是有報酬的?我沒弄錯吧?”)。
第三,你對從事的工作充滿激情,完全樂意去干,享受工作過程本身帶來的樂趣。(“我希望一起床就立刻投入工作,并且篤信我做的一切。”)
如果你能向三環的重疊部分努力,把它轉變成一個簡單而明確的概念,用來指導你的人生選擇,你就得到一個屬于自己的刺猬理念。
為了得到一個發展成熟的刺猬理念,你需要全部的三環。如果你從事你永遠不能成為卓越的工作而賺了很多錢,你將只能建立一個成功的公司,而不是卓越的公司。如果你成為某方面的權威,而你對它沒有真正的熱情,你就不會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最后,即使你對想要的充滿激情,但是如果你不能成為最好的或者它不能創造經濟效益,你會享受到很多樂趣,但是你不能創造輝煌的成就。
我是盧小師,有目的學習,做有用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