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說著這樣的話?“MD,跟他借點錢,你看他那樣兒,我跟你說,他這樣的人……”
還有這樣的話,“別理他,我上次找他幫忙,結果他忙是幫了,卻……他這樣的人不值得交往。”
還有些時候,我們明明幫了別人,結果對方卻并不領情,還變成了彼此感情的負擔。
一個功成名就的女企業家,在走進大樓前看到了一個穿著破舊的老流浪漢。流浪漢眼神迷茫,面色灰敗,似乎很久沒有好好的吃一頓飯。她打開皮夾,取出20美元,走到流浪漢面前,遞給他說:“在街角后邊有一家食品店。”流浪漢下意識的接過錢,迷茫的抬起頭,這時女企業家已步履匆匆的走向大樓正門。
幾個鐘頭后,當她再次經過大樓門前準備走向自己的專車時,一團紙球擊中了她的肩膀。她低頭一看,一張被折成紙鶴的20美元掉在地上,她抬起頭往向紙鶴飛來的方向,剛才那個老流浪漢依舊站在樓前,面色灰敗,卻目視遠方。此后,她愛上了折紙,并把這些折紙送給需要的人。
——《紙牌屋》第一季
對女企業家來說20美元不算什么,甚至在她繁忙的一天中,她根本不會記起這件小事。但是對于一名流浪汗來說,這可能就是決定今天是否繼續挨餓的大事。可是,給予者沒有得到感謝,被給予者也沒有任何感激。在紙鶴落地的一刻,我似乎能聽見老流浪漢在說——嘿,小姑娘,你是想要禮物么?20美元還給你,我只是想繼續站在這里。
你給予別人幫助的態度,很大程度決定了別人怎么回報你的幫助。
曾經困擾您的問題有答案了么?
為什么幫助了別人卻反倒得不到應有的報償?
現實點說,可能每個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都希望得到些反饋,這并不可恥。因為有可能我們希望得到是贊賞;有可能是心靈上的安慰;還有可能只是一聲“謝謝”而已,不一定就是物質或者其它方面的利益。
既然是這樣,受助者不說感恩戴德,起碼應該拿出應有的姿態才對,為什么不知回報,有時還要惡語相向,甚至累世成仇呢?
且不論被幫助者的心態問題,單就我們自己來說,不管是給予別人幫助或拒絕,我們是否注意了自己的態度呢?
不管您是否有能力幫助別人,但是被要求提供幫助時,受助者首先是認為您應該具備相應能力的。這時候他的心中就會有所期許。但是對別人提出要求,心中多少會有尷尬或自卑,而如果您給予或拒絕的方法有偏差,對方就會認為這是施舍,不吃嗟來之食的情緒會伴隨著自尊和尷尬而爆發。
看看這些事情是否發生在您的身邊——
1
猴子和狒狒同是“動物城”靈長類辦公室公務員。猴子自詡急公好義,并且在狒狒鬧離婚的事件中,成功幫助狒狒挽救了婚姻。自以為有功于狒狒,平時聊天時經常向狒狒提起這件事,并在一次酒后當眾要狒狒因此致謝,弄得狒狒很是尷尬。事件導致狒狒君在競選靈長類組長時直接將票投給了猩猩,猴子最后以一票落敗。
2
“動物城”草原區經歷了數年不遇的大旱,食物短缺。長頸鹿利用身高優勢可以獲得充足的食物,并將食物分給了羚羊一家,整個漫長的旱季都堅持如此。當旱季過去后,低處的草豐茂起來,羚羊帶著食物回饋長頸鹿時,看到長頸鹿自己就可以低下頭吃到青草,并為羚羊一家準備了更豐盛的食物,羚羊無以為報,只得帶著一家不辭而別。
3
老虎和豹子同為“動物城”警察局的警員,平時關系良好。在一次飯局上當老虎得知上司水牛在對豹子的工作狀態不滿意時,悄悄向豹子透露口風。本以為豹子得知后會改變工作狀態,重新得到上司的青睞,結果豹子卻沒有領情,兩人關系疏遠,并且再也沒有出現在上司的飯局上。
故事1中的猴子似乎是大家經常會遇見的人。有這樣一種人,朋友之間的幫助他怕別人會忘記,總是在“不經意間”不斷提起,不分場合、不分地點。這樣的助人者,往往會讓受助者很受傷。狒狒在受到幫助之初本來可能是心懷感激的,可是因為沒有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本就有些心有不干,再被別人反復提及就更是不開心,何況猴子幫助的原本是別人的家丑,即便不去到處宣揚,別人還想封你的口。多種情況下,導致狒狒懷恨在心,在關鍵時刻出手一記暗箭,射落猴子前程。三國時,有個叫許攸的人。他本是袁紹的謀士,后在曹操與袁紹的關鍵戰役中投奔曹操,并設計幫助曹操打敗了袁紹。因為自持有功所以屢屢口出狂言,有一次甚至叫著曹操的小名說道:“阿瞞啊,你能有今天的風光,可全都是我當年的功勞啊。”曹操表面嬉笑,心中卻十分憤恨。不久他就被曹操尋個由頭殺掉了。該閉嘴時不閉嘴,幫助別人一次之后,就自以為有功而希望不斷的獲得好處,單是有這樣的心態,“猴子們”自有取死之道。
故事2中的長頸鹿是助人者中最無辜的。他本來是一顆誠心待人,卻換來了不辭而別。當您給予的幫助超出受助者所能回報的量級時,很可能將無法獲得別人的回報,而是仇恨。嫉妒本就是人類不可克服的原罪,受助者看到幫助自己的人擁有超越自己數倍的財富或能力時,那種失落和嫉妒有時甚至可以抵消救命之恩。古時候有兩家鄰居,一窮一富。因為大旱,窮人一家沒有收成只好等死。富人送給他們一升米,窮人一家很感激。熬過旱災,窮人去富人家致謝時,富人得知窮人次年的種子沒有著落,又送了一斗糧食做種子。回家后,窮人的兄弟卻說富人太過分了,這些種子在他那里本來就不算什么,既然他這么有錢,一開始就應該多給我們一些糧食,現如今這斗米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夠我們播種,他真是壞的很。富人得知這件事后,也心中怨懟。從此本來和睦的兩家人,老死不相往來。富人對此一生不忿,臨終時仰天長嘆:當他快餓死的時候你給他一升米他會報恩;可你現如今給他一斗米,卻成為了他的仇人。這就是所謂“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聰明的羚羊看出了彼此身份的差距,不愿事件繼續升級,最終用成全長頸鹿名聲的方法來報答恩情。選擇不告而別,其實是無奈之舉。
故事3應該是我們在職場中經常遇到,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誰個背后不說人,哪個背后無人說?”討論不在場的人,似乎是職場上工作之外最多被提及的話題。老虎的問題在于情感上的錯位,他自以為做“傳話筒”可以增加自己在豹子心中的地位,可是他忘記了,你在告訴別人上司與你的談話中提及他人,其實相當于告訴對方你比別人跟上司走的更近,你的可信度本來就存在問題。別人會想:你在我和上司之間會選擇幫我,你將會得到什么?你是要拿我當槍使?你是上司派來試探我的么?當你的身份都受到質疑時,你的話就更沒有分量了。況且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若真是無欲則剛尚且罷了,倘若真的在事業上有所求,就不怕遇到只正義或耿直的豹子拉著你去與水牛對質?而故事中人情練達的豹子只是向外透了點口風,他便成功的與老虎對調了身份,化解了與水牛矛盾的同時,將老虎送到職場權利中心的千里之外。“傳話筒”的身份在國際上統稱“雙面間諜”,他們身敗名裂的例子太多就不舉例子了。
猴子應該學會閉嘴,在幫了別人后,切勿反復提及,若對方有心,自會回報;若對方無心回報,提的多了只會招致報復。
長頸鹿應該學會閉眼,在幫了別人之后,切勿將別人的責任全部承擔,并適當接受別人的感謝,讓對方的感激之情有所釋放以平衡心態。在對方不需要幫助的時候,適當的閉上自己的眼睛。
老虎應該學會誠心待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想想別人需要的是什么樣的幫助。若真心待人,在上司提及同事的缺點時,說幾句好話,在有機會的情況下化解雙方矛盾方為上策,別人也會真的感激你。切勿將傳話當作幫助,真心幫助別人,受助者才有可能真心感激。
以上。
總之,閉嘴,閉眼,走心,受助者才不會把我們的好心幫助當作無謂的施舍。話梅熊言盡于此,望諸君職場搏殺中屹立不倒,若不愿勾心斗角,那就守住本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