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焱公子
今天分享一點個人有關長篇小說的寫作心得,希望對正在寫長篇或者準備寫的各位同好有些幫助。
沒錯,我承認這個標題是稍微浮夸了一點,稍微正經一點的標題應該是:《正式動筆寫長篇前,你都該準備些什么?》
Anyway,我還是更喜歡這個標題。就是這么淺薄+媚俗。
01
先說說個人理解的當前比較流行的網絡長篇小說的模式吧。
占比最高的顯然是——網絡小白文。
我好些年前曾經寫過一部約十七萬字的作品,對當時的自己來說已經是很了不得了,畢竟各種腦洞線索都已經窮盡。后來大概去年我決定重新開坑,先上各大主流網站瀏覽了一圈,不看不要緊,一看的確嚇了一跳:不管起點創世還是縱橫17K,上面的小說居然動輒都是幾百萬字起,甚至不乏千萬字的作品。
再仔細看看,還細分了各種流派,比如什么廢柴流、裝備流、種田流、無限升級流……再好奇的點開幾部看看,原來男頻基本就是各種換地圖刷怪,金手指一開就無敵開掛的套路;女頻則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穿越回古代各種王子愛上我,總之字里行間全是濃濃的瑪麗蘇,怎么矯情怎么來……
打住吧,作為一個好歹還抱有一點點節操和情懷的作者,這不是我要寫的文!
還有一種長篇類型很貼合當下碎片化時間需求,我把它叫“罐頭故事”。這種長篇的特點是主角其實是線索人物,通過基本固定的主角甚至場景,去擴展更多外延的故事。
比如最典型的偵探小說,偵探是主角,但是案件層出不窮相對獨立。柯南出了多少集了?只要作者愿意,完全可以一直再寫五十年。
近些年比較火的網劇《靈魂擺渡》也是典型的罐頭故事,經由能看見鬼的主角夏冬青和他的便利店,其實每一集都在講述完全不同的故事。
這模式好不好?當然好!從創作和商業角度來講,只要預先定下人設、框架,基調,就可以扔給不同的作者同步創作了,效率極高;反響好,接著往下寫;反響不好,那總之也是階段性完整的。從讀者角度,我從任何一集(章)切入,都可以看到相對完整的故事,尤其是碎片化時間下,接受度會更高。
最后一種就是傳統長篇小說,也就是所謂具備宏觀架構的長故事了。罐頭故事雖好,但我今天分享的內容,主要還是基于這最后一種——長故事的準備工作。
02
相比長篇來說,短篇故事是相對容易的,因為短篇相對很短,你大概只需要有一個合適的腦洞,適當的反轉,正常的三觀,即便文筆稍欠,也基本可以構建出一篇至少合格的短篇了。我之前寫過兩篇有關短篇的寫作心得,感興趣的可以戳:
在短篇里,基本上我們靠單一事件就可驅動,人物形象可以模糊(實際上限于篇幅你也很難生動的描摹出來,大師除外),而長篇則完全不同,有個性的鮮活人物才是長篇的靈魂。人物不斷的成長、形象不斷的豐滿、訴求不斷的明確,才是推動情節不斷向前的關鍵。
與短篇相比,長篇是個系統工程。
03
下面來具體說說這個“系統工程”的前戲工作,大概包含哪幾步吧。
我之前分享過,我自己是理工科出身,畢業后從事通信領域,最初做技術,后來做項目經理。為啥要說這個背景呢,因為當我準備開始下筆寫文時,我想起了以前老板跟我說的一句話。
他說,項目經理是什么人,其實就是個搭臺子的人。你把資源歸置好,把臺子搭起來,臺上的人自己就唱戲了。
我覺得這句話用來定義長篇作者也再合適不過了。你就是導演,你筆下的角色就是演員,你要是能好好的搭起這個臺子來,他們自己就活起來了。
下面具體說說,這個所謂的搭臺子工作,到底需要搭哪些東西。
1、背景世界觀
沒錯,不是大綱。背景世界觀為什么比大綱重要?因為大綱只是概要描述你要寫個什么故事,而背景世界觀,是作者的一種宏觀情緒,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你寫的這個故事的格調和逼格,也便于你衍生更多同體系作品。
咱們以金庸小說為例,金大俠刻畫了那么多男主,其中能夠被真正稱為大俠的,一個是射雕里的郭靖,一個是天龍里的蕭峰。這里單說一下郭靖,射雕的背景是宋朝末年,蒙古、大金日漸強盛,大宋王朝岌岌可危。這個背景下,普通民眾會怎么思考和抉擇?
射雕一開篇,寫郭嘯天、楊鐵心兄弟在牛家村喝酒聽書,兩人都是有情懷有抱負的忠良之后,一邊緬懷被陷害至死的岳飛,一邊痛罵宋廷昏庸,之后遇到丘處機,不打不相識后,丘給兩人的孩子起了個名:郭靖、楊康。這是警醒有識之士們:絕不可忘記靖康之恥。
你看,如此一來,郭靖、楊康的名字天然就帶了一種令人心潮涌動的厚重感,讓讀者不覺對他們后續的命運充滿期待。
雖然我無緣與金先生當面交流,但我絕對相信他寫射雕時,絕不會是先想到有郭靖這個人物,才去匹配他想要表達的世界觀。
在我看來,一個高明的作者,他一定是先完整的想出了世界觀,然后才去挑選一個最適宜的代表,也就是主角,來表達、落地自己的想法。
先有明確的背景世界觀還有個明顯的好處,就是容易產生衍生作品。
看看如今幾乎可以稱得上好萊塢最成功的影視公司:漫威影業,一開始咱們看鋼鐵俠、看雷神、看美國隊長,后來自然而然出來了復仇者聯盟。去年奇異博士推出后,又成功扯出來一系列的新格局和體系。只要他們愿意,完全可以不斷的推出新的超級英雄。
因為他們早就構架好了一個宇宙,現在所做的,不過是隨便在某個星系挑選一個星球給你講點犄角旮旯的故事而已。
2、寫作主旨
我始終覺得,一個作者寫東西,不管是什么題材,歷史、架空、現實、職場、武俠,總是為了抒發某種思想、或者表達某些情懷。明確主旨后,你的寫作才會有堅定的方向。畢竟長篇就像長跑,沒有既定軌跡,跑著跑著難免就偏了。
當然你非要寫小白文,那我上面說過的和后面要說的話你都可以當沒說過。
3、人物小傳
這里當然說的是主要人物。前文說過,長篇主要靠人物性格來推動,不是有一句話叫性格決定命運么?
這個人物小傳不必要特別復雜,只要清楚描述出人物出身、性格特點、與其他主人公關系、對他/她有重大影響的轉折事件以及結局,也就OK了。
還以射雕主角郭靖為例,他是忠良之后,憨厚樸實,內心純良,資質較低卻踏實。在這種清晰的人設下,他自小才會仗義救哲別,才會明知打不過都史還一邊哭一邊指揮著自己的牧羊犬絕不退去,才會遇到小叫花子扮相的黃蓉時一擲千金,赤誠相待,一舉拿下女神。
及至后來種種人生際遇,最終與蓉兒攜手死守襄陽,皆是因他性格所驅。
我相信金大俠寫射雕前,手上一定早準備了各個主要人物的性格側寫和小傳,才可能把人物成長過程演繹得如此真實貼切又扣人心弦。
4、場景設定
很多作者刻畫人物時或許會有一種感覺:這個人物似乎很不真實,性格單薄,對白蒼白,而且好像活在真空里。除了更細致的考量人性,更精煉的情節、對白設計,場景的預先設定,也是同樣重要的。尤其對于架空類的作品,場景預設就更加重要了。
一句話,你得讓自己和讀者都相信,你虛構的那個地方,它是真的存在的。
比如我現在正在寫的玄幻小說《七世詛咒》,劇情需要主角游走于陰陽兩界。那么陰間究竟是什么樣子,在座的沒見過,我當然也沒見過,為了增加真實感,這就需要預先架構了。
BTW,請不要從審美角度評價這幅圖,畢竟我只是畫給自己看的。
反正我畫完后,確實已經特別相信如果真的有陰間,格局就是我畫的這個樣子。
5、技能、功法、兵器體系(主要針對玄幻、武俠作品)
再強調一次,長篇小說的核心,是塑造人物。
而成功的人物塑造,要從各種方面去讓他生動起來。如果是玄幻武俠類作品,這就包括了技能、功法甚至他所使用的兵器。
咱們還接著說說射雕。
郭靖如果兵器居然是條軟鞭,同時會使九陰白骨爪,這種設定毀不毀三觀?
洪七公剛正仗義,黃老邪文武全才,歐陽鋒陰毒狠辣,這是他們的人設。那么他們的武功心法,他們的一招一式,他們所使用的兵器,就應該而且必須和他們的性情相符。
所以洪七公使降龍十八掌,黃老邪會碧海潮生曲,歐陽鋒則是蛤蟆功加靈蛇拳。
這里的每一個細節,都是讓人物立起來的奠基石。
在《七世詛咒》里,我當然也設計了自己的功法體系,截幾個圖給大家分享一下,照例別吐槽美工哈。
6、組織架構
如果你身在職場,會知道組織架構圖是每個員工必須了解的事情。你身處哪個位置,是菜鳥,是主管,是經理,是總監,還是CEO,你的位置決定了你該如何說話和處世。
很難想象一個菜鳥就會有很好的大局觀和縝密細膩的思維,同樣也很難想象一個身經百戰的老板,居然會過于情緒化和低情商。
一張清晰的組織架構圖,雖然看不出明顯的溫度,但也會讓你塑造人物時思路變得更加清晰起來。
所以,即便我現在寫的算是架空幻想類作品,我都畫了組織架構圖呢。
7、故事主要時間線、故事大綱及每章細綱
按照我的習慣,在上述完成后,才到羅列故事的主要時間線。也就是你這個故事的開始、結束時間,以及中間的大事件時間節點。
故事大綱不用多說,就是整個的故事梗概,有了背景世界觀之后,大綱應該是相對容易列出的。
故事細綱是更細致的一個東西,類似于電視劇的分集概要,這個是因人而異的。能寫出來當然有好處,會極大的加快你后續的寫文速度,畢竟寫出細綱后,后續工作就跟擴寫沒什么兩樣了。但從另外的角度講,細綱可能會限制你的發散思維,我個人就不怎么偏好寫,因為曾經寫過,但是真正動筆寫時,會自然而然蹦出來很多新鮮的點子推翻原來的想法,這樣細綱的價值就不是很大了。
8、結語
以上便是我個人正式寫長篇前會做的一些準備工作了,也就是所謂搭臺子或者鋪前戲的過程。
這些工作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十分有意義的。
首先從作者的角度,你準備得越多,后續思路也就越清晰。這前戲做得越足,后續寫文自然也就越持久。
因為體系的完備,甚至更加便于你開發出各種層出不窮的腦洞,而每一個新的腦洞,一定都會為本已山窮水盡的你,重新牽引出一條柳暗花明的路。
更重要的是,一切就緒后,自然會給你自己傳遞一個強烈的信號和信心:我,一定能好好的寫完這部作品!
而你的讀者和審稿編輯,他們當然也會這樣想。
所以,搞起來吧!然后你就可以帶著你的角色,一起進入一場高潮迭起連綿不絕的美好征程了。
本人長篇小說《七世詛咒》正在火熱更新,感興趣的可戳:
焱公子
寫有靈魂的故事,過有溫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