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定居北京的發小,頻頻吐槽北京房價漲的太厲害了。孩子要上學,想換個好點的學區房,博士畢業、在世界500強做小管理的她依然覺得有心無力。在帝都無親無故,全靠夫妻兩人四手打拼,幾年下來收入雖有增加,但還是輸給了價格瘋狂上漲的學區房。不管你學歷多高、工作單位多牛逼,到了孩子上學的年齡,學校只會在意一件事:買沒買學區房?
同學不無感慨的說家里就像在上演現實版的貓媽虎爸。為了孩子上學,為了能不能買到心儀的學區房,家里氣氛是劍拔弩張,稍不注意就硝煙彌漫,她很是郁悶。有時候夫妻因為這事拌嘴,也能感覺到對孩子還是有影響的,小家伙經常流露出心事重重的樣子。
02
最近朋友圈、同學群里被房價上漲的文章和圖片霸屏。最流行的問題之一就是:“既然清華北大的都買不起房子了,那還買學區房干什么?”
網上有人說:一朋友買房,賣家報價728萬,從7點半砍價到夜里11點半,745萬成交……
新聞說:2月21日,上海虹口區內環某新樓盤推出352套房源銷售一空,一天完成了36億元的銷售額,每套房屋的銷售均價接近1000萬元,房屋每平米單價8萬元左右(回想當年我離開上海時才1萬左右,真想狠狠咬自己一口:為什么當年不買套房?!)
房子越來越貴,越貴就越好嗎?對于一般家庭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03
跟發小長聊,她問我,是不是對于學區,她太過執念了?被房價牽著鼻子走太久,覺得很茫然心里很堵,自己的路都不會走了。
孩子上學,我們做父母的初心本來是,在能力范圍內選最好的。關鍵詞是“能力范圍”,而不是“最好”。有時候,我們對于重點學區的執念,可能是因為一個偷懶的念頭:以為把孩子送進重點,就高枕無憂了。hin可怕,是不是?孩子要是能包給學校,還要爸媽做什么?
無論孩子在什么樣的學校,我們都希望孩子善良、友愛、果敢、自信……比起成績,這些美好的品格,都是我們要給他們的。說什么重點學區,明明是家庭的教育才最重要啊!
04
沒人會說,我不愛孩子。就像虎媽貓爸,哪一位的出發點,不都是說著“愛”嗎?
你說愛,便是會愛了嗎?
凡事將孩子的事情排在第一位,花費了大部分的時間,金錢還有精力在孩子身上,對孩子給予了太多的重視和期望。就像我的發小一樣,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就給孩子安排了滿滿的學習計劃,為了孩子的事情,經常疲于奔命。
而夫妻之間的溝通減少,就算溝通也大都圍繞孩子的事情,一言不合變會劍拔弩張。情感日漸降低,夫妻關系惡化,孩子也會因此而承擔,比較多的負面情緒。
而另一方面,承擔了太多家人重視的孩子,得到的往往是更多的的壓力。這樣容易使孩子被愛壓抑的無法呼吸,從而無從適應,甚至也容易使孩子成為家庭中發號施令的人!
孩子終歸要長大的,會獨立出父母的家庭,成立自己的新家庭。把親子關系排在第一位,可能會導致父母和子女的聯系太過密切,孩子未來成立自己的家庭時,會出現許多的問題,比如糟糕的婆媳關系,嚴重的戀子情節等等。
05
而相對于親子關系,夫妻關系才是家庭的定海神針。
夫妻關系和諧美滿,整個家庭才能穩如磐石。這不是說不重視其他的關系,在家庭中,老人年紀大了,需要贍養,孩子年幼,需要照顧。但是夫妻關系仍要放在首位,在家庭中應當要第一話語權。
孩子終將離開父母,夫妻之間才是真正能陪伴彼此一生的人。重視夫妻關系,使夫妻之間情感的聯系和溝通更加緊密,那么家庭中的愛也必將隨著夫妻這一核心,在親子關系中流動起來。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良好的夫妻關系會給孩子一個很好的榜樣,孩子眼中的世界必定能為他今后的人生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美滿的夫妻關系會帶給孩子很好的安全感,幼年期的安全感是孩子最為需要的情感之一。
夫妻關系的重視,穩固了家庭的結構,在帶給孩子安全感的同時,也不會束縛孩子的獨立。在今后的人生中,孩子能有自己美滿的小家庭,而夫妻間的家庭也不會因孩子的獨立而出現問題。
熱鬧不重要,方向才重要
幼時火爆的早期教育,現在孩子上學又追捧學區房,就像繁忙的汽車站。父母趕路心切,見站里來了一輛車,就催著孩子趕緊上,至于這車是不是自己要去的方向,漏不漏油,駕駛員水平等等,父母沒意識也沒能力去判斷。管他呢,至少是贏在了“起跑線”,上了輛人多的車,人多熱鬧,往往會給人以安全感的假象。其實,熱鬧不重要,方向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