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上把人一生接受的教育分為三個部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而學校教育是整個教育階段的關鍵,至于社會教育則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延伸。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極為重要的發展階段,這個時期的發展奠定了整個人生道路的基礎,因此嬰幼兒早期的成長環境、教養關系和生活經驗對其教育里程有著毋庸置疑的影響。親子教育是愛與教育的完美融合,是父母從孩子一出生就給予他的全部的愛和培養。
親子教育不同于學校教育,它是以嬰幼兒個性發揮和自然成長為重心,以親子互動為主要教育形式,對孩子進行的早期教育。親子教育強調的是社會修養、知識教育、能力素質、情感性格四者的融合,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播。親子教育是一種全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它的關鍵在于親子雙方的互動和優化。
血緣性、互動性和活動性是親子關系的核心特征。血緣關系是親子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出于最原始的血緣本能,父母和孩子存在著天然的親密感情。而互動性則體現在親子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差異上,親子教育的最大特點是父母和子女雙向溝通,區別于學校教育的知識傳輸。父母跟孩子之間的親密交往不僅可以使孩子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享受,而且可以促進孩子的積極情感的發展,這些將為孩子完美人格的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親子教育的載體在于親子活動,好動是孩子與生俱來的特征,而游戲和各種趣味活動則是孩子快樂的源泉。在活動中,孩子的身體器官得到良好的發育,運動技能得到培養,其遵循游戲規則和與人合作的能力更是得到提高。事實上,親子教育的目的不是對孩子進行有目的、有組織的知識灌輸,而是了解嬰幼兒的天性,增進親子雙方的感情,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親子教育對孩子的發展起著先導性的無可替代的作用,具體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良好的親情氛圍為嬰幼兒提供了教育化的學習環境。親子教育給孩子提供了一個親情氛圍濃厚、豐富多彩的環境,父母的言傳身教、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價值觀取向,各種符合嬰幼兒大腦發育特點的刺激都有可能引起幼兒對學習的興趣和對事物的認知。
2,親子教育有利于嬰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情感教育是親子教育的關鍵,豐富的親子游戲會教育孩子遵守游戲規則,促進其情感發展以及其社會行為的發展。健康的親子依戀關系可以緩解孩子的焦慮情緒,對幼兒的社會交往技巧大有幫助。
3,親子教育可以促進嬰幼兒的認知發展。認知能力是所有能力、技能、情感和行為發展習慣的基礎,是今后學校學習和社會學習的基礎。對周圍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欲是嬰幼兒的本能,父母在對孩子進行親子教育的同時就在幫助孩子用自己的感官和動作去認識和理解這個世界,而這些積累起來的生活經驗就是孩子將來發展其各項能力的基石。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親子教育融合父母對孩子的愛和期盼,讓孩子自由發展、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