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吃完飯,打好包,準備送去醫院。楊先生的意見是睡一覺送過去,我的想法是現在就去,這個點該吃飯了,而且我去送,他在家休息,兒子的主意是支持媽媽的想法,并且陪我一起去送,理由是今天還沒運動,吃完走一走,最好了。我把現狀說清:1.不開車,走過去;2.路程還蠻遠,去就必須自己走。兒子考慮再三,鞋子穿了又脫,最后在我關門那刻,拉開門,牽著我的手出發了。
? ? 到了樓下,問題來了:我們走哪條路呢?兒子說:從我們學校前面走吧。想想中午的陽光還是有點厲害,最后選擇路邊有樹蔭去一中的那條路。看到花壇里各種各樣的花,兒子興奮起來,問這問那:“媽媽,你說這是不是醉魚草?它們的花一個挨著一個呢!”“這是一串紅,顏色和醉魚草不一樣,而且生長的地方也不樣。”“哦,我又認識一種花了!你看這像不像飛舞的蝴蝶?”兒子指著另一種花。“真的耶,看起來很漂亮!”“媽媽,我們從這條路走真好!”“是啊,真好,一路有你陪伴,那也是快樂的!”
? ? 一路邊走邊聊,兒子變著戲法讓走路充滿趣味:媽媽,我在前面走,你在后面指揮我,比如立正、快快地走、慢慢地走……于是在兒子的授意下倆人不知不覺都走到了一中。我們也從路邊的行道樹欒樹聊到了攀爬在圍墻上的藤。兒子擦擦汗,“媽媽,今天有些熱,我都流汗了!”“是啊,幸好剛才一段路有樹蔭呢!不過真要謝謝你陪我走,要不這一路多孤單漫長啊!”“我喜歡陪著媽媽!”聽說要給爺爺買粥,兒子開始尋找路邊的粥店,看到對面有早點店,走過去:“阿姨,現在有粥嗎?”“中午沒有呢。”我走到時,兒子兩手一攤,拉著我繼續往前走。看到對面有家小吃店,又跑在我前面去問,吧臺沒人,跑到操作間喊,幸好,這家有,于是打包付錢繼續出發。
? ? 頂著太陽又走了一段路,終于到了,兒子給爺爺奶奶介紹今天的飯菜,敘說買粥的經過,還熱心地為他們打開保溫盒,一瞬間,感覺兒子長大懂事了,說的話做的事令人很是暖心。奶奶一個勁兒地夸孫子,夸的他都不好意思了。
? ? ? 返程選擇了另一條路,兒子新奇地看到瑜伽館門前的綠植,樓上窗外的鮮花,一個勁兒地羨慕,得到我的承諾家里也長花,開心地撒腿就往前跑。一路的健身器材他都一一試過,還不忘提醒我也試試。看到有人釣魚,又跑到河邊,看到掉落在地上欒樹的種子,又剝開三瓣花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三顆種子,看到文昌閣的樓梯,躍躍欲試,在征得同意后爬上去,數了數臺階,雖然臺階上門鎖著,但心情依舊開心!“媽媽,這是xx花嗎?”“不是的,但我也不知道它的名字,你可以看看它的顏色形狀花瓣等,回去我查查看。”“媽媽,它們真像一顆顆珍珠,散落在綠色的地毯上。”“是啊,真美!”“媽媽,你幫我編個花環好嗎?”看到柳樹,又提這個要求。于是,折下一根枝條,編好給他帶上。“媽媽,我還記得你教我的<柳樹姑娘>。”說著又唱起來,感覺不得勁,又拿了一根長長的柳條,做為柳樹姑娘的長辮子。
感覺還欠缺點,跑到河邊邊唱邊洗“長辮子”。
“媽媽,我覺得我今天是柳樹神仙,我這長長的辮子帶回去,你不要扔好不好?”同意后,兒子高興地跳躍起來。今天真是開心的一天!到了樓下,兒子跑到河邊,過了會告訴我,這里的水,辮子夠不著洗,差一點。上樓時,小心翼翼地托著柳條,告訴我,剛洗干凈,不能弄臟!
? ? 一路走,一路看, 一路聊, 一路樂,將近十多分鐘的路程我們走了很久,沒有午后的疲乏,只有一路的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