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相信大部分人都聽過這句話,但大部分人的感覺可能跟這句話正好相反。我的時間哪里值錢了?要是哪個銀行接受用一寸光陰兌換一寸金,相信這個銀行的大門都會被擠爆。
對普通人來說,只有工作的時間才算得上一寸光陰一寸金。因為工作的本質,其實就是出售自己的時間,換取老板發的薪水。在工作之外,你用來娛樂消遣的時間,不會給你帶來一毛錢的收入。
我們學理財的目的,就是要在工資收入之外,為自己賺取一份投資收入。而這份投資收入的獲取,最需要依賴的不是你超常的投資智慧,也不是你精明至極的頭腦,而是你認為不值錢還無關緊要的——時間。
你或許要問,時間有這么大的能量嗎?有的,因為時間有個好基友,叫做復利。復利是什么?我們看看百度百科是怎么解釋的。復利,是指在每經過一個計息期后,都要將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計算下期的利息。這樣,在每一個計息期,上一個計息期的利息都將成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稱的“利滾利”。
聽起來好像沒什么了不起,我們來代入具體的數字,看能不能把它的能量挖掘出來。假定本金是10000元,每個計息期是1年,每年所生利息是800元,也就是說,收益率是8%。按照復利的計算方法,我們看看經過5年、10年、20年、30年、40年,這最初的10000元分別會是多少錢。計算結果見下表,有疑問的可以自己來算一算。計算方法是10000*(1+8%)n,n就是所經過的年數。
年數 5年 10年 20年 30年 40年
初始本金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本金終值 14693 21589 46609 100626 217245
從上表中可以看到,經過最初的五年時,本金增值并不明顯,這也就是之前說急于求成的人不適合理財的原因所在。太急于求成,往往熬不住時間的考驗。而當時間足夠長,達到30年乃至40年時,時間疊加復利的威力就顯現出來了。如果你覺得上面的數字不夠亮眼的話,讓我們再來看看,如果是100年,本金終值會是多少。計算可知,10000*(1+8%)100=21997612元,1萬塊每年8%的復利,100年下來變成了2199萬塊。
當然,就人的壽命來說,100年的期限并不現實。以上的計算只是要說明,理財越早越好。舉個例子算一算,你會對這句話更有感觸。如果你25歲開始理財,每年存一萬塊,年收益率是8%。而你的朋友30歲才開始理財,每年存一萬五千塊,年收益率也是8%。在60歲時,你和你的朋友,誰擁有的錢更多呢?你可能會覺得肯定是你的朋友,畢竟他每年比你多存50%的錢呢。
實際上,計算結果與你認為的恰恰相反。用年金終值計算公式計算可知,60歲時,你擁有的錢是(11.0835-1)/0.08=172.3萬元,而你的朋友擁有的錢是(1.51.0830-1)/0.08=169.8萬元(35和30均為次方)。僅僅只是相差五年,你的朋友比你每年多存50%的錢,用30年時間居然都趕不上你。
這就是時間疊加復利的威力。記住這個例子,對“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話,你有體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