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刻意練習》看了不到一半就放那兒了吧?各種精力管理、知識管理的書還沒拆塑封摞那擺得挺整齊的吧?被“知識爆炸”騰起的蘑菇云蒙住視線了吧?
終日庸庸碌碌累個半死不活自覺收獲頗多其實屁用沒有午夜夢回被月光打回原形才發現那個忽近忽遠的碼字夢才是真愛吧?
李笑來說,這個時代爆炸的不是知識,而是垃圾。
躺在垃圾堆里的你,對,你,就是你,醒醒吧!別以為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就能撿著寶,人人都能是羅振宇李笑來古典彭小六啊?好好看看你寫的那些點擊量幾十的文章吧,問題出在哪兒啊?離著碼字掙錢還有多遠啊?這輩子還能出書賺錢嗎?
能。
請看這本書。
作者是日本作家千田琢哉,這本書是他的第78本書。這位高產的老爺子在書中說,賺到版稅一億日元,不是為了成為有錢人,而是為了寫到斷氣為止。
本書字數不多,兩個小時就可以只字不落地讀完。在這本書的前半部分摘了5個金句,分享給差點被我的毒雞湯放倒的你。后半部分是關于已經準備好第一本書的書稿要出版和出版之后的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買來細度,本文不涉及。
還有,一億元版稅指的不是人民幣,你不會不知道吧?
01
如果你感覺「這種東西我也能寫得出來」,那麼恭喜你,這種良好的自我感覺是最棒的才能。
直覺上認為「輕鬆簡單」的事物,就是你的才能所在。
好好想想你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這里才是你的起點。大牛們和那些看起來模仿大牛成功的小牛們的成功,不是你比著葫蘆畫瓢就能學來的。他們都有個共同點:發家的手藝,都是從自己擅長的領域開始,從不起眼,一點一點積累、加料、升華。這就需要你“立長志”,而非“常立志”。人嘛,總是覺得自己會的這點東西算不得什么,沒準大家都會,其實呢,就是至今還沒用這手藝賺到錢和自信罷了。
02
假如你希望收入與上班族同等級,那麼,一年之中必須寫出好幾本書,而且就算你寫出來了,也無法保證一定能夠出版。儘管如此,只要作家的生活有辦法上軌道,就有可能活著超越上班族的生活水準。
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無所謂投資報酬率差的人,才是真正有常識的人。
這段話贅言,點到了大部分寫作者心里的小問號:1.怎樣的產量才能讓我有勇氣專職寫作?2.專職寫作是否會比上班更劃算?3.什么樣的心態最適合創作?
03
唯有暢銷書才是好書。
書賣得出去,一切才算數。
這話說得太過絕對?先別急著下結論,看看作者怎么說。
“身為作者,有一句絕對不能說的臺詞,那就是‘不賣錢也沒關系,我想出一本好書’這個笑話。這句話要等到你入圍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才能說。”
堅守自己文學夢想的人不在少數,同樣還有很多人在琢磨怎樣寫出爆文。這兩者沖突嗎?在我看來一點也不沖突。創作受眾雖然不同,但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產出對人們有用的文字。只不過前者受眾群體比后者少很多。如果你非要說“我就是自娛自樂寫著玩,自費出本書看著爽”,那點進來一路看到這里也真是委屈你了。
04
你只需要細分、縮小現在所處的戰場,再將競爭率降至最低,藉此成為第一把交椅就行了。
僅僅是做“直覺上認為輕松簡單”的事當然不夠,還要將你的核心能力孤立化,比如,你喜歡彈吉他,身邊朋友都知道你熱愛這個,甚至有朋友向你請教過。這算不算可以起步的事情呢?當然可以。但是你心里也沒底,因為會彈吉他、彈得好的人全國范圍內或許數以十萬計,什么時候能熬出來呢?這就需要你細分戰場了,甚至不需要你自己勞神,吉他彈奏的種種風格就是你最好的借鑒,你可以專攻爵士吉他,雖然爵士吉他的音階復雜多變到令你抓狂,可這也正是你和別人拉開差距的機會。把這個技能打磨到90%的人難以企及的地步,自然而然就縮小了戰場,場外那些仰望你的人,就是你競爭率里的分母,接下來的事,自己去意淫吧。
05
開頭三行之內一定要設法令人驚艷。
這里作者說的開頭三行之內,并不是說三行之后就可以胡謅了,每篇文章中的爆點和金句該在何處設置是有講究的,為什么咪蒙的公眾號一個字值340塊大洋?除了寫作角度、語言風格和排版,每隔幾行就有一個能引起讀者閱讀欲望的點,牽著你到文末,這是寫作者應當具備的能力。
最近在堅持日更,歡迎大家監督,我們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