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跟朋友偶然聊到現狀,工作起來每天時間都不夠,來不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看看外面就到日落黃昏了。有點恐懼未來到底該做些什么,現在每天都在忙碌卻提不起精神,想改變一下這種狀態卻稍顯無力,周而復始又是新一天,多跟幾個朋友交流過后,驚奇的發現大家都有同感,原來不是一個人的孤獨無力,聽完朋友之間的吐槽,善良的發完雞湯大家又回歸到正常的運轉軌道中去發揮自己作用。
? ? ? ? 冥冥中有天意,在朋友圈看到“五月病”這個詞匯,當時就蒙圈了,一直時聽說過五月天,很喜歡他們的歌,啥時候出來一個“五月病”,查找資料仔細看了看,原來是一部分人對現在的這種倦怠期,達成共識的一個比較自嘲的說法-五月病。五月病,又稱季節性懶惰癥候群,在春夏之交的五月,因理想期許和現實的差距,人際關系沒有達到預定狀態,而產生的厭倦易疲乏情緒問題。其特點是情緒低落,苦惱憂傷,興趣索然。表現為飲食習慣改變,失眠,對履行社會職責有抵觸感,極度疲勞,反應遲鈍或敏感。聽起來也沒那么可怕嘛,只是一種暫時的失落期,自嘲為一種病,自稱是病的朋友很有自知之明,知道是自己出問題了得治,是在心理上對自我認知的一種表現。
? ? ? ?現在大多數人,一方面非常努力的學習、工作、生活,一方面又出現短暫的厭倦疲乏情緒。我想這也是為什么,有很多人會懷舊,想念過去的時光,懷舊群體呈現年輕化趨勢,還沒長大便老去,附上一首小詩《從前慢》。
記得 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 ? ? ?快和慢,自古以來便是如影隨形,相伴相生的,是一組相對概念。可能在我們所說的“五月病”這個狀態里,其實隱藏這一種慢生活,是積累感知的過程,你所懷念的恰恰是你現當下經歷的過程,孩子慢慢來比較快。你一定要努力,但別著急,享受每一個當下,去做一切想做的事情,看不到未來,看不清方向,看不見成效·····不要害怕,積累的過程會成為以后走的每一塊基石,在路上,淋漓盡致,五月天,請遠離五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