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文/藍域
我突然憶起林清玄,初識他,是因為一篇《生命的化妝》,這篇文章深深打動我,沒有華麗的字眼,卻深得我心。因此,我手抄了兩遍。從偶然間的接觸到現在,還未滿一年,時間匆匆。
前些日子,又偶然發現霧滿攔江的文章,我經常不明白,文章的輸出,究竟能帶來什么,我不懂寫作,但是會輸出。我也曾思考過,我什么時候可以像林清玄那般,不過我覺得我可能追不上,但是努力未嘗不可。因為我可以學習輸出。
然而,輸出的第一要義,是讀書,換句話而言,腦子里要有貨,你要學習去存貨。當然你的享受這個過程,閱讀廣而泛,其目地在于讓你擴大知識面,讓你的精神層面更為緊湊,而非片面而狹隘的去對待這個世界。輸出,你對這個世界更為溫柔的觀點,通透。可是輸出的高質量,建立于你思想的廣度與深度。輸出到這里,我想到林清玄,一個小時產量高達4000多字,而古龍則位居第一,一個小時是5000多字。
記得早期未達到一定水平的時候,他每天堅持輸出5000字,雷打不動,我覺得具備一種死磕精神,與自身進行死磕,這是偏執狂的一種。無可厚非。一個人的成功,不可能是偶然,是必然,慢慢鋪陳而上。我喜歡那自然且撲面而來的文字。我總覺得自己有一定的文字敏感度,所以輸出于我而言,便是種享受。
思想的輸出。帕斯卡爾,法國著名思想家: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所以人既偉大又脆弱。每每想到這里,我總是久久不能平靜。
當然,我又得感謝輸出,讓我有了情感的宣泄口,讓我能靜坐,自然而然的思考才是舒服的狀態,無比喜歡。
輸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