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的序言
迷茫的我
那年夏天,我十六歲,高一剛完。六月考完,還得補課,高中是全縣最好的,唯一一所省示范校。
至七月中旬,烈陽高照,夏蟬苦叫,偶爾有同學抓了一只,用細線牽著玩。炎熱的高溫終于戰(zhàn)勝了教育局,停止了補課。那個夏天放了近一個月,真是破天荒了。
父母很忙,我很迷茫。因為家是離縣城比較近的城郊,一個比較落后的小山村子。父母每日早早都有農(nóng)活要做,還得喂豬,養(yǎng)雞養(yǎng)鴨等。披星戴月,沒有多的時間管我,所以自己也算的上野慣了孩子!再說自己也這么大了,父母也不想再多干涉我的生活。十六了,也懂點人情世故,想幫父母做點事,可是父母只是傳統(tǒng)思想要我和哥哥好好讀書。
我的哥哥可沒有我那么“幸運”了,因為他身在全校最好的理A班,肩負全校乃至全縣人民的心血期待,所以還得頂著烈陽補課——高二升高三。哥哥補他的課,我放我的假。因為世界上沒有兩片同樣的葉子,他有他的人生,我有我的精彩。
在家里,我是最小的,也是不懂事,愛耍脾氣的。奶奶有時看不慣我,就會講我要如何如何孝順父母,好好聽話之類的……奶奶最大了,我再任性,有時也得哄著讓著她。爺爺命苦,在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便走了。奶奶一生養(yǎng)了三個兒子,大二,二兒是我的伯伯,最小的是我的爸爸。有因為我在家最小,父母就一直寵著我,不愿讓我吃苦,上一代人已經(jīng)吃了那樣的苦,下一代就不要延續(xù)了。但仔細想想,在中國天下的父母又有幾個肯讓自己子女受苦受難的,寧愿自己苦點累點,也要讓孩子過上好日子。
我的家在武陵山區(qū)永綏以北的小村子,村名也鮮為人知。每當有同學好奇我是哪里人,我直接回答山里鄉(xiāng)人。十歲以前我再農(nóng)村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孩提童年,多華麗的豆蔻詞工都難以描繪出來。十歲后去了縣里最好小學讀了兩年,又升入了全縣最好的初中,初中畢業(yè)以所謂“優(yōu)秀”的成績進入了本部高中學習。高中不用說又是全縣最高學府!哥哥一路比我走的幸運,努力也是少不了的!高一分科 我被打入理C班,天公不作美,理科不好,怪我羅!我不知道學校為什么要這樣把學生按成績分為三六九等,也不懂為了那些數(shù)據(jù),拼命壓榨時間。也許是我的閱歷還少,暫時還不能面對這些吧!
時光浮到放假的第一天。那時,腦子里面亂糟糟,作業(yè)是有的,但是不多。可能上高中來第一次放那么才的假,也可能最后一次放那么長的假。肩上的負擔像是真空了,但卻壓在了心里。
在學校每天五點五十前起床的我,生物鐘準時叫醒我。對,沒錯,那時別人還在沉睡,我必須早早起來,因為我參加了體育訓練隊,呵呵。不要覺得我很不自量力,犯傻或一時沖動,至少我堅持了一年早起!起來沒有事做,也不敢出去跑步,在山區(qū)村子奔跑,寨里人一定罵我神經(jīng)錯亂。發(fā)呆遲疑了十幾分鐘。最終打破內(nèi)心那份虛偽,我要徹徹底底粉碎枷鎖。換好了唯一的海爾斯跑鞋,就打著雞血往村外路口奔去,一千余米就出去了。在路口我駐足張望,不知道該去何處,我的人生航道順哪奔流?
在路口,看著大道上車來人往,感到從未有過的迷茫與孤單。在學校跑三千,五千米,我總是知道方向的,而在路口,卻迷茫,迷茫,我還是個小孩子好不好,誰可以告訴我方向,我的目標在哪?
下一章:晨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