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一個我遠親姐姐的故事。(有點長,耐心點看,寶貝)
故事是這樣的,這位姐姐和他先生早年間就讀于同一所上海的高等學府,七八十代的大學本科生,素質是頗高的。先生從知識分子家庭出來,一路刻苦讀到香港大學,后來又移民澳洲,人生的所有打拼皆源于自強自立的性格。
而姐姐的背景用如今的高頻詞匯來形容,那叫官二代,父親是某市某局的局長,如今雖然退休了,但當時也算顯赫。但姐姐和她先生從來沒用她父親的任何背景任何關系,這樣的人物也算是難得了。他們依靠自己不斷努力創造如今的成就。
從背景上看,先生算是有點高攀了,但先生后期的努力證明了他自己和他應該有的驕傲。
但從相貌上看,先生屬于顏值頗高的類型,姐姐的相貌略略不敢評價,連中等姿色都談不上,我曾經見她,印象是南方人的干瘦,皮膚有點黃黃的。閃過的印象是,正如現在的梁家輝和她的太太的搭配。
姐姐大學畢業后一直沒找工作,隨著先生到處漂泊,第一個女兒出生后4年,為了移民,她一個人帶著大女兒獨自生活在澳大利亞。她的主要工作就是接送女兒上學,期間她做股票,讀了MBA。
她的性子沉靜,理性客觀,這一切特質體現在她的股票操作上,她炒股需要做很多功課,也不急功近利,就這樣,她自己一個人雖然沒有工作,但股票每年收益不低于7位數,但她也從來不炫耀。而先生依然打拼在香港,兩個人一年才能見幾次面。
事情發生在女兒5歲時,她回到香港住一段時間。那天她和女兒高興地回到家,先生因為工作原因,接完機只把他們送到家門口就匆匆離開。
她到臥室,打算整理床鋪的時候,一打開被子,赫然發現床上一條黑色蕾絲的內衣醒目地躺在,那么扎眼。她當然知道那不是她自己的東西。
故事的發展,有可能會沖著狗血的劇情跑去。她那一刻有瞬間的憤怒和屈辱,但很快她就冷靜下來,默默地把那條內衣放進一個紙袋子,放在角落。
晚上先生回家,她只字未提,似乎情緒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先生主動提及,最近她哥哥的小姨子來香港住過一段時間。她心里有數了,她知道那個小姨子自從見過先生,就對先生惦記上了。
住了一個月要回澳洲了,走之前,她把內衣寄給了哥哥的小姨子,寄件人寫了她自己的名字。
再后來,先生圣誕節的時候到澳洲和他們一起過圣誕,她簡單講了這個事情。倒是先生非常氣憤,只說跟那個女人一點事情也沒有,她只說了一句“放心,我相信你。”
從此之后,先生要么拒絕和那個女人的見面場合,實在避無可避,基本就直接把對方當空氣忽略掉,外加一副冷漠臉。
先生后來把這事講給我母上大人聽得時候,只說了一句話“她對我有最大的信任,我怎么能辜負她?”
有的時候聽見周圍的女性朋友在無奈地發問:“這個社會怎么啦?”,是啊,社會誘惑太多,噪音也太多,抵制不了的有很多人,包括男人女人。小三橫行,小四層出。滿目繁花似錦,獨棄那溫柔地愛著你的人。
我其實想說的是情緒上的問題,現代的女性要面對很多問題,夫妻的情感是主要的一方面。就像這位姐姐,要沒有相濡以沫的信任和冷靜克制的情緒,他們夫妻兩不定會鬧出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可想而知,情況的演變就是互相指責,吵架,冷戰,厭棄,離婚……
正常人的表達情緒,如果未經修煉,大部分時候都是在發泄抱怨,所以傷己傷人。比如在婚姻中,先生回家晚了,太太一般都會說:“這么晚才回來,你心里根本沒這個家”、“你真是太不像話了,要我說多少次你才你早點回來呢”,這樣的表達一般都趨向于批評、指責對,主語是“你”,這樣的表達會導致戰火升級,溝通無從談起,只會讓先生更越來越晚回家,甚至關系破裂。
健康的情緒表達,表達的是自己的情緒,主語是“我”。
比如上面的例子,太太可以調整成這樣的表達方式:“你這么晚回來,我很擔心你”、“晚上我一個人會害怕,老公如果早點回來陪我會讓我感覺非常幸福”,這樣的表達方式,加上溫柔的語氣,再加一點可愛的悲傷表情,會讓先生感覺到太太對自己是信任和有愛情的,自然會憐惜起太太來,進而調整自己的行為。其實,每個男人都是期待回家的。當然,那個家要讓他感覺是溫馨有吸引力的,而非是指責有壓力的。
很多時候女性很渴望成為被寵愛和呵護的對象,那是偶像劇,真正的婚姻中,男人不管年齡大小,總像個小孩,也需要被呵護和關照,尤其當他們身背家庭壓力的時候。很多男人需要一個空間去暫時逃避和隱藏,戒不了煙的男人是大多數吧。
所以,婚姻中的女性,認清現實吧。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在需要憤怒的時候,深呼吸,把剛才的事情先放一放,去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情緒來的時候,像野性難馴的老虎餓到極處,它撕咬著一切,包括你和他,可能還有無辜的人。
避免婚姻成為一地雞毛,女王大人們你必須先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為了你的浪漫滿屋,請先溫柔對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