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了很多心細的人,也感受到了諸多貼心的關懷。
一次校內講座,其中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話。講完后,一位男老師笑瞇瞇著跟我說,你引用的那句話是曾子說的,不是孔子。我,頓時有點傻。一直記得是孔子啊?不會錯吧?但那位老師的表情告訴我,他是對的。況且,如果不確信,他也不會和我說。回家翻書,我當然是錯的。其實,不是不相信那位老師的話,而是想在書上印證我的“想當然”是錯的,想用眼睛再次見證曾犯下的錯誤。在座的二百來號人,唯有他,指出了我的錯誤,足見其細心,更見其真誠。一句話,也許在很多人的耳邊一掃而過,不去細想,甚至都沒細聽,當然聽不出。但即使聽得出,也未必會告訴我。這樣的人,才是我教學路上的貴人。他不想讓我帶著錯誤再次出發,他期待我能做得更好。而這樣誠懇的人,真的不多了。遇見,就得珍惜。
南京之行,去學校考察名師工作室如何具體運行。在那兒,見到了一群燦爛如花的語文人。會議室,大氣,整潔。墻邊一排長長的書架上,齊整地擺放著最新的各科教學雜志和書刊。濃郁的文化氣息盈滿了整間屋子。來這兒的人,也都被深深浸潤著,一瞬間,似乎自己也真的成了文化人。深紅的桌子上,都放好了紙杯,紙杯外壁上還搭著一個小白繩兒。湊近一看,原來,吊著的是一袖珍的茶葉袋。在我們入座后,一位女老師沒有言語,輕輕地,提著不大的水壺,一杯杯的挨個給倒水、泡茶。雖然我們自己帶的有水杯,但她還是認真給每個人面前的紙杯挨個倒滿。用了幾個小暖壺的水,我不知曉,但喝著暖茶,我們心生感恩。我們邊喝邊聽報告,在我們剩下半杯亦或少半杯時,倒水的老師又貓著腰挨個詢問,眼睛里盛滿了熱情和親切,就像來自鄰家的姐妹的關懷。小小的舉動,卻溫暖人心。從她們身上,我們感受到了南京人的細膩和溫柔。一顆怎樣體貼的心,才能讓河北的我們有了貴賓的待遇?尊重,關懷,彰顯了最好的精神和人品。遇到,就得銘記。
越來越覺得,我是一個幸運的人,總是被細心的人溫暖著。辦公室里,一下課,杯里的水正氤氳著熱氣,喝一口,頓時神清氣爽;降溫時,被家人叮囑,多穿點衣裳;講公開課前,被同事提醒,別拖堂,會很棒;在外培訓,朋友囑咐要安心學習,孩子她給接著……
這些平凡的人,平常的話,一直陪伴我左右。讓我不孤獨,也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