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有好些個嚷嚷著離婚,但一直都沒有離成的朋友。
去年的時候,有個朋友大半夜被老公趕出來了。
她在微信上說了很多,一樁樁一件件,關于老公的,關于婆婆的,關于生活的。
讓人聽完就想說一句:
這不離婚,還等著過年吶?
她說她這次堅定想要離婚,其他都好說,但孩子的撫養權一定要拿到手。
我們也都很支持,鼓勵她給她打氣。
結果后來,這事兒就沒下文了,絕口不提。
再次見到她在社交媒體上出現,很明顯是沒有離婚,依舊是一家三口的生活,依舊歲月靜好積極陽光。
只是看她發的文案,基本上都是以自己和孩子為中心,很少提及她老公了。
我們不知道這中間到底又發生了什么,也不好多問什么。
回想起來,這幾年她說離婚可不止這一次,并且感覺每次都說的堅定決絕。
可日子,就這么過下來了,老公,兒子,婆婆,家庭。
日子好不好過我不知道。
但婚,是真的不好離。
這個世界上,圍繞著結婚,有很多人在努力。
搞相親的,搞婚慶的,搞感情修復的。
還有一句話叫“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
結婚就是人間大道,天地至理。
婚姻前面帶的詞一般都是“神圣”。
可但凡你說要離婚,完了,廢了,世界毀滅了。
好像所有人都在勸你結婚,但很少有人勸你離婚,甚至都不敢明目張膽地支持你離婚,仿佛那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很多年輕人,跟著“到年紀了,該結婚了”的思路,稀里糊涂步入婚姻。
好像全世界都支持他結婚。
可等到想要離婚的時候,卻發現,那些曾經支持自己的全世界,都無影無蹤了。
“忍一忍就好了。”
“夫妻嘛,需要磨合,床頭吵架床尾和。”
“誰還不是這么一輩子過來的。”
當初跟你說“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的那幫人,這會兒也不管腳合不合適了,就硬是往婚姻這雙鞋里塞。
之前,在外人看來,這雙鞋外邊鮮亮,高貴典雅。
可里面那雙腳,早就磨的血肉模糊了。
我那個一直沒能離成婚的朋友,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自己的兒子。
當母親的人,哪怕再苦再累,都會決定孩子是上天派來拯救自己的天使,不會輕易放棄。
但也是婚姻的鎖鏈。
大山里防止被拐來的女人逃跑,最高的辦法,就是讓她“生了孩子就不敢輕易跑了”。
所以女性和男性,在面對婚姻結束時的境況完全不同。
歌頌母愛的偉大,又何嘗不是一種綁架。
什么“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就是在告訴女性,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失去媽媽,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好像只要你是個媽媽,你的喜怒哀樂,你的個人世界,自動就被剝離了,一切要以孩子為主。
而這個家庭里的丈夫,天然就處于不敗的地位,哪怕做了一點點,也足矣被稱作好父親。
婚姻這個東西,從未真正平等過。
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季里,《當一個女人決定退鞋》那個節目的最后,演員把頭紗和鞋一起放下,臉上露出了釋然的笑容。
在經過退鞋(離婚)的反復拉扯,經過各種社會觀點和親人朋友的勸阻,經過婚姻剛開始的情景回顧,終于重新做回了自己。
她離婚了,輕松了。
這是一個所有人都會為她鼓掌的結局。
但大家也認可了,婚姻就是要經過這么長的拉扯和摩擦,仿佛西天取經一般經歷九九八十難,才能結束。
可是反過來,結婚就沒這么難了。
或者說,結婚本身沒這么難。
九塊九領個證,喜氣洋洋地回家辦酒席收份子,親朋好友恭賀新婚之喜。
沒有拉扯,沒有爭吵,更沒有一個月的冷靜期。
有的,全是鋪天蓋地的美好。
可當你的婚姻走到了盡頭,同床共枕反目成仇,你也會思考,這個婚,當初是怎么結的呢?
想來想去,有鮮花,有浪漫,有親朋好友的祝福,有歡欣鼓舞的雀躍。
可唯獨,少了那一份冷靜。
離婚很少有一時沖動,但,結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