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當然,也有一個小和尚。
老和尚只是年紀有點老,看著可一點也不老,一雙桃花眼顧盼神飛,周圍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寡婦老是沖他拋媚眼兒,老和尚沖著她們笑一笑,就跟一大石頭丟進山腳下清凌凌的溪水里似的,嘩啦一下濺起一大片水花。
小和尚腦袋圓圓的,踩在小凳子上圍著高高的灶臺做飯,肥美的大魚在油鍋里一滾,香味兒就慢慢地溢出來了,廟也沒個正經名字,廟里只有兩個和尚,也不吃素。
早上睡到日上三竿小和尚才伸個懶腰起床,拖著比人高的掃帚慢慢地掃著廟門,老和尚也沒個正形,叼著狗尾巴草歪在那里曬太陽,小和尚從小在廟里長大,沒見過什么世面,不知道和尚其實是要打坐念經拜佛祖的,只以為腦袋剃得光光的就可以了,老和尚打了個哈欠,懶洋洋的開口:“道一啊,菜園子里的西瓜熟了,去挑個大的咋們嘗嘗。”
于是師徒兩個一人抱著半個西瓜盤著腿坐在廟門口吃的起勁,夏天嘛,當然是冰鎮西瓜最配了,師父隨便捏個訣,甜甜涼涼的西瓜就好啦,小和尚把西瓜籽兒一粒一粒吐出來,嘴里嚼著西瓜含混不清的問。
“師父,你今年到底多大年紀了呀?”
“臭小子,知不知道問別人年紀很不禮貌啊。”
“可是昨天牡丹說你已經一千歲啦,她說你是個老東西還整天勾搭小姑娘。”
“牡丹這個老妖精還好意思說我,修了這么多年也沒修出個人形,整天就知道背后八卦。”
“那你真的有一千歲了嗎?”
“哎呀哎呀,小屁孩管這么多干嘛?昨天教你的東西都學會了沒?”
小和尚苦著一張臉在地上畫圈圈……
廟里后院有好多成精的花花草草,小和尚晚上的時候喜歡拖著腮幫子蹲在那里和他們聊天,吵吵鬧鬧嘻嘻哈哈的,一陣風吹過,又好像什么都沒有。
師父有時候會帶著小和尚下山,主要是給山下的村民看病,窮人少收點,富人就宰一筆,村民都很和善,迎面碰到的時候會打招呼:“于師父來啦,我家那口子上回多虧您啦,前些日子剛挖出的酒,好多年啦,改天送上去您嘗嘗?”??
所以廟里是從來不缺酒肉的,逢年過節師徒兩個老是被村民邀到家里,每逢這會兒,道一就穿著嶄新的棉襖,和一群皮孩子走街竄巷拎著鞭炮嚇唬小姑娘。
天色快黑的時候,師父會拎著道一的后脖領把他提回來:“女孩子是用來哄的,怎么能嚇唬人家呢?”
道一攥著兜里一包松子糖,想著小瓶兒長長的辮子,瞪得大大的眼睛,紅云慢慢爬上了臉頰。
初五的時候師徒倆收拾行裝準備回廟里,臨走時好多村民過來送,都是些平日里受了師父惠澤的,道一在人群中看到了小瓶兒,他悄悄地挪過去,在一群高高的大人中間把一直舍不得吃的松子糖塞到她手里,然后飛快的跑開了。
2
廟里的日子悠閑又舒暢,道一卻好像多了點心事,有時候修法術的時候會走神,還傻笑,師父敲他的腦袋瓜,罵他沒出息。
道一摸著圓圓的腦袋,和后院里最老的槐樹精說悄悄話,風吹得槐樹精的葉子嘩啦呼啦響,他瞇著眼睛撫著胡子,笑得滿臉褶皺。
道一噘著嘴嘟囔,滿院子我就跟你一個說,你還笑話我。
傻小子,你以為就我一個人聽見吶,大家的耳朵都豎著呢,話音剛落,整個院子里響起了一片笑聲。
小和尚掩面而逃。
小和尚每次和師父下山都只敢遠遠地瞄上小瓶兒一眼,沒想到她居然會上廟里來,那會兒已經是夏天了,小瓶兒爹左手牽著小瓶兒右手提著酒肉菜蔬把她托給師父照料,說要外出一兩個月,想把小瓶兒托在廟里。
其實這也是常有的事,村民們有事的時候常把一些看顧不過來的半大的孩子托在這里,師父也隨性,就多了一張吃飯的嘴而已,不打緊,也正好有個伴兒可以陪道一玩兒。
小和尚心跳的跟擂鼓似的,直到師父叫他才有些不自在的走出來,一路低著頭,師父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帶小瓶兒打掃一間房出來,把人安置好,說完還使了個眼色。
真是為老不尊。
小和尚走在前面,小瓶兒跟在后面,走過后院兒的時候,聽到一片噓聲,小和尚趕緊加快了腳步。
后面小瓶兒喊,道一你等等我呀。
小和尚又放慢了腳步,聽到噓聲更響了。
一院子的精怪平日里也就吵吵架拌拌嘴,實在沒什么好消遣,好不容易有個蠢萌蠢萌的小和尚可以取樂,當然不肯放過。
小和尚給小瓶兒收拾好了房間,想了想,又寫了道符貼在房門上,夏天山里蚊子多,貼上蚊子就飛不進來了,小瓶兒大大的眼睛彎成了月牙兒,道一你好厲害啊,小和尚抿著嘴低下頭,但又有些抑制不住的得意,明明是最初級的法術,被小瓶兒一夸,好像自己真的無所不能呢。
晚飯破天荒的多了一道甜點,師父皺著眉,道一啊,你這槐花糕齁死人了,小和尚看了看吃的開心的小瓶兒,悶著頭沒說話。
師父是個甩手掌柜,自打小瓶兒來了廟里,道一就不掌勺了,灶臺成了小瓶兒的,她指揮小和尚洗菜切菜遞鹽加醋,做出的飯比道一做的好吃多了,師父一邊吃一邊嘖嘖贊嘆,小瓶兒你干脆別回去了,我收你給道一做小師妹吧。
道一眼睛亮亮的,小瓶兒支支吾吾的羞紅了臉,我,我做了女和尚是不是就不能嫁人了?
師父哈哈大笑,道一也跟著小聲笑。
3
小孩子熟得快,道一和小瓶兒幾天就混熟了,道一不修法術的時候,兩人上樹捉蟬,下水撈魚,整片山上都是他們的足跡。
山中有一條小溪,小和尚把腳丫子伸進水里面,冰冰涼涼的,踩起一片水花濺到小瓶兒身上,小瓶兒也把腳伸進去,一只小魚正好游過腳邊,嚇得她一聲尖叫,那只魚也被嚇著了,擺著尾巴急急忙忙的逃走,小和尚咯吱咯吱的笑。
師父在后院葡萄架下裝了一個秋千,道一和小瓶兒晚上坐在秋千上乘涼,天上的星星可亮可亮了,有時候能看到密密麻麻的一片,有時候只有三兩顆,可是真漂亮啊,道一給小瓶兒講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從一院子精怪嘴里聽過的,大部分是他們自己的故事。
牡丹啊,就是最愛臭美又八卦的那個,她以前一直喜歡一個公子呢,于是就苦心修煉,想著修成人形和公子成一段姻緣,結果她還沒修成,公子已經娶妻生子,現在都是個白胡子老頭啦,孫子都快成婚了。
還有桃花,整天念著那個對著她作了一首詩的人,什么桃花依舊笑春風,大家聽得耳朵都起繭了,我還知道一首詩是說什么千樹萬樹梨花開呢,梨花就從來不說,她一天到晚也不說幾句話,最討人厭的就是貓頭鷹啦,那么大年紀還愛抓個老鼠嚇唬人,晚上也不好好睡覺,他不睡還老是要把別人吵醒……
小瓶兒托著下巴聽得津津有味,然后問那師父呢?
道一抓抓腦袋,誰知道呢?槐樹爺爺說他已經在這里好久好久啦。
道一偷偷挖出了一壇師父埋在槐樹腳下的果子酒,分給小瓶兒嘗,甜甜的,就像這個夏天的味道呢。
第二天一大早廟門還沒開,就聽見有個女聲在外面叫喚,于鶴軒你給老娘出來,道一一個激靈,昨天的酒醒了大半,趿拉上鞋子就往外跑,主要還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誰這么大膽敢直呼師父名諱,難道師父又招惹了山下哪家女兒?
剛沖出去準備找一個剛好看熱鬧又不會被當成熱鬧看的地方,小和尚就伸出雙手捂住了臉,然后從手指縫里偷偷瞄見師父正抱著一個穿一身紅裙子的女施主,啊,登徒子!
登徒子師父抱著不斷掙扎的女施主不撒手,女施主中氣十足的吼:“好啊你于鶴軒,你不是出家做和尚了嗎,做了和尚還不安分,這周圍多少姑娘想著要嫁給你呢,不錯啊你。”后面聲音里已經帶上了哭腔。
師父順著她的頭發,像摸著什么失而復得的寶貝:“當和尚也是為了避開紅塵俗世,我一直在等著你回來啊。”
你就是我的萬丈紅塵。
剛才還氣勢洶洶的女施主突然就不掙扎了,小和尚看到她眼角有淚要滑下來,又惡狠狠的抹去:“別以為說兩句好聽的就可以了。”
師父抽空瞪了道一一眼,小和尚連忙捂著剛剛趕出來看熱鬧的小瓶兒的眼一起回房了。
4
廟里從三個人變成了四個人,哦,已經算不得廟了,因為師父蓄起了發,不算和尚了,師父讓道一和小瓶兒叫那位女施主師娘。
師娘在廟里住下之后,更加雞飛狗跳了,她和師父最初幾天還黏黏糊糊膩膩歪歪的,時間長了兩人也打架,從地上打到天上,從用法術到直接拎著劍砍,可是師父就算和她打架,也是笑著的,道一估計他睡覺也是笑著的。
師娘長得很好看,但是不會做飯,不會洗衣,不會女紅,只愛舞槍弄棒,脾氣也火爆的很,但道一還是愛跟著她屁股后邊,小瓶兒也是,因為師娘每回下山都會給他們買好多好吃的好玩的,不像師父,摳門的緊。
每次提著一堆東西回來,師父都痛心疾首,師娘白他一眼,他又乖乖的噤聲了。
據說他們很久以前就在一起了,但是因為一些事情分開了好多好多年,師父一直等在這里,現在師娘終于回來了。
漆黑的天空撒著一把一把的星星,耳邊陣陣蟲鳴,四個人盤著腿坐在廟門口吃冰冰涼涼的西瓜,這個夏天呀,不僅像果子酒一樣甜甜的,還像西瓜一樣涼沁沁的呢。
小瓶兒爹來接她下山的那天,道一附在她耳邊說:“我也會像師父等師娘一樣等你,不過不用幾百年,等你長大,我就去娶你好不好?”
小瓶兒臉紅紅的,……好呀,她說。
本文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轉載請聯系作者